董峰山
原名董奉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董峰山 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峰峦竞起,高出群山。上有黑龙洞”。
原名董奉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董峰山 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峰峦竞起,高出群山。上有黑龙洞”。
1914年由北路道改置,属山西省。治代县 (今山西代县)。1916年移治大同县 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保德、五寨、宁武、静乐、娄烦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以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北
①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一百五里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 卷36竹溪县: 铜钱关 “嘉庆间总兵王凯、参将林泰带兵驻守”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。地处鄂陕交界,为古代交通要冲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
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。清道光《铜梁县志》卷2:旧县场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唐、宋巴川县治于此。故名。
即先家城。今西藏申扎县治。
①即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,挠力河口之东安镇村。1917年饶河县曾迁治于此。1925年始移治今饶河县。②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新城县:“富阳尝置东安郡,故(钱)镠以此名镇。
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南昌五镇。1914年于此置肇东县。民国林传甲 《黑龙江乡土志》: “肇东县,治在肇州之东,俗名昌五城,以其在昌字五井也。”
在今新疆伊吾县城附近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9镇西府: 图古里克 “在呼济尔台东一百四十里。西距宜禾县治二百九十里。又东南行一百二十里至多都摩垓,接哈密界”。
元至正年间分汝水下游为南汝河。以支流水为正源。 明嘉靖末,水改道东流注澺水 (称洪河), 遂以源出泌阳县东北之支流水为正
①即旋鸿池。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、西海子村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大同县: 鸿池“亦曰旋鸿池。在府东 (北)”。②又名鸿池陂、洪池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,今偃师市西。《后汉书·百
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乐城县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悦城镇。乾元初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