萨穆尼河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。为阿姆贡河的支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 “兴衮河” 条下: “萨穆尼河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三千余里。源出九文山,俱南流入兴衮河。”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。为阿姆贡河的支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 “兴衮河” 条下: “萨穆尼河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三千余里。源出九文山,俱南流入兴衮河。”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九年 (613),杨玄感至东都,屈突通奉诏驰救,由河阳“济河,军于破陵”。胡三省注: “破陵当在河阳南岸、洛城东北。”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
在今浙江余姚市西三十里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10余姚县:牟山湖“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周三十里,东北有土门”。
在今台湾省彰化、云林二县界上。为浊水溪下游干流。清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1:西螺溪“在(彰化)县治南五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巴南区 (鱼洞镇),鱼洞溪注入长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鱼洞溪 “在江津县东南”。区片名。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此。面积96.7平方千米。人口14
南唐置,在今安徽滁州市西二十五里关山中段山口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,帝下诏亲征淮南,“皇甫晖、姚凤退保清流关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滁州: “西南有清流山,清流关在其南,清流水出
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置安宁守御千户所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、河西走廊以北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区,因在河套之西,故名。又称套西二旗。游牧地当今内蒙古阿拉善盟(额济纳旗、阿拉善左旗、阿拉善右旗)、乌达市及磴口县。旧称贺兰山以西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临邛县 (今四川邛崃市)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6邛州: 临邛 “南接邛崃山,因名临邛”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邛州复置,治所仍
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东北。南宋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打狗河上游地区。属黔州。南宋后废。
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果城山 “在县西南五十里。环绕如城。一名屏风峡山。又名黄茅尖山。山势峻峭。今有黄茅寨守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