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垅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大内乡东北头社村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萧垅社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建国纪》: 南明弘光元年 (1645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”,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“萧垅社”。同书《经营纪》 又载: 清康熙五十四年 (1715),“诸罗县之熟番萧垅等三十四社,数十余年,仰邀圣泽,俱各民安物阜,俗易风移”。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大内乡东北头社村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萧垅社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建国纪》: 南明弘光元年 (1645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”,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“萧垅社”。同书《经营纪》 又载: 清康熙五十四年 (1715),“诸罗县之熟番萧垅等三十四社,数十余年,仰邀圣泽,俱各民安物阜,俗易风移”。
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秦安县:八龙山,“山阜有八,回合如龙,其势如羁如御,亦谓之把龙山”。
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属会州。在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东南共和乡(打拉池)。明初置千户所于此。成化十年(1474)改名打剌赤堡。古城堡遗址尚存。
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寻街。南诏后朝属丽水节度。
亦称九层崖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碧滩北。明代为大藤峡瑶民义军的据点之一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成化初,赵辅、韩雍等率兵镇压瑶民义军,“复督兵追蹑,铲山开路,直抵横石塘及九层楼等山”。
即今江苏徐州市东北贾汪区。津浦铁路有支线通此。
即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格地。沿雅鲁藏布江左岸。为珞巴语名。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①北齐武平元年(570)斛律光筑,即今山西稷山县北里许之古城。②即今广东龙门县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弘治九年(1496)置龙门县。③即今广西钦州市南六十里龙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龙门城“在钦州西南海
①秦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之北。东汉为西城郡治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)为魏兴郡治。晋属魏兴郡。北魏移治汉水之南,即今安康市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隋义宁二年(618)复改金
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六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九递山“广高不知其几里,遇晴霁则祥云覆其上,绝壁如银色,人视其色之昏明,以候晴雨。上有水潴为洞,高广百尺,有异鱼,人不敢取。左右石台有两泉,温冷靡
亦名麦积山。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八十里麦积乡境,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。从公元四、五世纪的西秦起,历代在山中开凿了许多石窟,为我国大型石窟群之一。《魏书·李焕传》:正始三年(506),秦州主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