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州中屯卫
明洪武二十六 (1393) 置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龙山县 (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)。永乐元年 (1403) 徙治平谷县 (今北京市平谷县) 西,属大宁都司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。永乐元年(1403年)移治平谷县(今北京平谷区)西北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 (1393) 置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龙山县 (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)。永乐元年 (1403) 徙治平谷县 (今北京市平谷县) 西,属大宁都司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。永乐元年(1403年)移治平谷县(今北京平谷区)西北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江陵县: 虎渡口在 “府西南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龙洲南有虎渡里。后汉时郡守法雄有异政,猛虎渡江去,因名。大江经此分流,注于澧江,同入洞
在今福建大田县北双髻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四海寨“在大田县后双髻山。平广可容数百人,四围壁立,一径旋绕而上”。
即今福建漳平市。明成化七年(1471)置漳平县治此。即今福建省漳平市。本属龙岩县,明成化六年(1470年)析龙岩县居仁、聚贤、感化、和睦、永福等五里置漳平县,治九龙乡,即此。
清置。顺治初建都顺天府 (今北京市) 为京师,以京师所辖府、州为直隶省。辖境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二市,河北省大部和河南、山东的小部分地区。雍正、乾隆以后辖境扩大,包括今北京、天津二市,河北全境,内蒙古西拉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内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“景阳井一名胭脂井,又名辱井。在台城内。陈末后主与张丽华、孔贵嫔投其中,以避隋兵。其井有石栏,多题字。旧传云,栏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
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 垣曲县: 锯齿山 “以山峰错列而名”。②又作钜齿山。古名居止山。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七十里牙山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钜齿山“山峰断续,如钜齿然”。
楚国之别称。《战国策》 卷3秦策: 张仪说秦王,“秦与荆人战,大破荆,袭郢,取洞庭、五都、江南。荆王亡奔走,东伏于陈”。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。因其建国于荆山(今湖北南漳县西)一带,故称。
城名。在今辽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),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,“军于广安,逸豆归惧而请和”,即此。古城名。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年),慕容皝讨宇文逸
在今吉林集安市区内,临鸭绿江畔、通沟河口侧。公元3年至209年为高句丽都城。唐灭高句丽后城废,古城遗址尚存。城略呈方形,周2686米,条石垒砌,中实以土,有城门六处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即七盘岭。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七十里。唐杜甫《五盘》诗云:“五盘虽云险,山色佳有余。”清道光《保宁府志》卷6广元县:五盘岭“在县北一百七十里。一名七盘岭。旧与陕西宁羌州接界,为秦蜀分界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