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经河
古名邛水、邛崃水。即今四川荥经、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,为青衣江西支流。《寰宇记》 卷77荣经县: 荣经水 “在县东一里,出严道县青山下,入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荣经县: 荣经水 “在城东。荣水出大相公岭,流至城北,经水出瓦屋山,流经城南,会流而东北入于平羌江。隋时置荣经口戍,唐因置县”。
古名邛水、邛崃水。即今四川荥经、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,为青衣江西支流。《寰宇记》 卷77荣经县: 荣经水 “在县东一里,出严道县青山下,入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荣经县: 荣经水 “在城东。荣水出大相公岭,流至城北,经水出瓦屋山,流经城南,会流而东北入于平羌江。隋时置荣经口戍,唐因置县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观海卫。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
①隋大业四年 (608) 置,治所在静乐县(今山西静乐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4: 楼烦郡 “因汉楼烦县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静乐、保德、岢岚、兴县、岚县、定襄等县及忻州市地。唐武德四年 (621)改为
①在今黑龙江省穆棱县南。源出四个顶子,北流经马桥河镇,于下城子镇注入穆棱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穆棱县:“马桥河出四顶子山,合狐狸密河。”②集镇名。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南马桥河北岸马桥河镇。《清史稿·地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慈利县: 温阳关,“明洪武三年,蛮酋覃垕连构诸洞为乱,命周德兴讨之。至慈利,垕守险以拒。德兴出奇兵,破其数栅,直捣温阳关,拔之。贼遂溃。既而为伪夏所据。六年,命汤
清初于明撒儿忽卫置,属宁古塔将军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撒儿布湖畔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巴拉儿河口附近有 “萨拉库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
西魏改宜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西北)。《寰宇记》 卷147峡州: “后魏改宜州为拓州,盖取开拓之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县地。北周改为峡州。西魏改宜州置,治夷陵县(今宜昌
在今江苏丰县城东北五里梁楼村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载:“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,姓刘氏,名季。父曰太公,母曰刘媪。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,梦与神遇。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于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
西汉改博阳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北魏改名博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。初为泰山郡治。后属泰山郡。东汉、晋、宋不改。北魏改名博平县。
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五十二里石塘镇,原为海岛,后因海岸线外移与大陆相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太平县:石塘山“屿岙参错,大山环峙。旧属黄岩县,居民甚众。明初以倭寇犯境,徙居民于内地,此山遂墟”。
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清嘉庆《南溪县志》卷2:公惠桥“在县西四十里。西达府郡孔道也。昔年设候馆于此。今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