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山县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为重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置南漳县。
②南宋宝祐五年 (1257) 置,为怀远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元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废。
古县名。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升荆山镇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北老城。为怀远军治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降怀远军为县,荆山县废入怀远县。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为重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置南漳县。
②南宋宝祐五年 (1257) 置,为怀远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元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废。
古县名。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升荆山镇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北老城。为怀远军治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降怀远军为县,荆山县废入怀远县。
在今山东成武县西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成武县:文亭山在“县西北二里。上有文士亭。相传汉高曾驻跸于此”。
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六十里向阳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伯都讷厅:东“五十二里向阳泡镇”。(按:伯都讷厅治在今榆树市)。
亦作鄹、陬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。春秋前期为邾国都,后为鲁邑。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郰邑大夫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年 (前563),“晋荀偃、士匄请伐偪阳……偪阳人启门,诸侯之士门焉。县门发,郰人纥抉之
在今贵州桐梓县北。《明史·刘綖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,杨应龙遣子朝栋等 “由松坎、鱼渡、罗古池三道并进。綖伏万人罗古,待松坎贼; 以万人伏营外,待鱼渡贼; 而别以一军策应”。在今贵州省桐梓县
①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行唐县: 箕山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,以峰形若箕而名”。②在今山西左权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13辽山县: “箕山,在县东四十五里。” 唐武德八年 (625)改辽州为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三江府:凤翼山“在府西南夏华县。山势回翔,如凤矫翼”。
在今山西汾阳县东二十里康宁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汾州府: “康家堡在府东二十里,临汾水上,有康家堡渡,路通平遥县。”
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六里苏撒坡。清设束色堡汛。“束色堡”彝语意为白彝土司居住的地方。即“束塞堡”。
一名罗丛岩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罗丛岩 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岩中明快,可容二三百人。遇重九,于此登高。内有三教殿,殿东则名曰碧虚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半里
即开林山。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,本郡陆道之所由。” 《隋书·地理志》 襄阳郡谷城县: “有阙林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