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芦山
一作茅麓山。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宜昌府一》: 茅芦山 “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。岩璧陡峻,山势最险”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卷9引雍正 《湖广通志》: 茅芦山 “周百里,高三十里。逆寇李来亨踞此凡十一年,康熙三年平之”。
古山名。又作茅麓山。在今湖北省兴山县西北。清初李来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此抗清达十余年之久。
一作茅麓山。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宜昌府一》: 茅芦山 “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。岩璧陡峻,山势最险”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卷9引雍正 《湖广通志》: 茅芦山 “周百里,高三十里。逆寇李来亨踞此凡十一年,康熙三年平之”。
古山名。又作茅麓山。在今湖北省兴山县西北。清初李来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此抗清达十余年之久。
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东北。属顺元宣抚司。后废。
即延寿溪。在今福建莆田市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莆田县:“北七里有延寿陂,溉田四百余顷,建中年置。”
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“九层山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山有九层, 山崖出泉仅斗许,可供百余家,名一斗泉。”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。孙中山的陵墓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,遵照他生前遗愿, 自1926年1月动工兴建中山陵,1929年春建成主体工程,同年6月1日,国民政府将孙中山遗体从北京碧
一作虎獐屯。即今辽宁大石桥市北虎庄镇。1900年7月义和团及清军与俄国侵略军战于大石桥。金山岭失利,俄兵焚烧此屯,商民损失甚巨。
五代南唐升元中置,治所在江阴县(今江苏江阴市)。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军废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复置,绍兴二十七年(1157)废,三十一年(1161)复置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江阴路。五
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 南源水在 “县西南五十里。出南源山,东流北折合西符水。《志》 云,西符水在县东南六十里。源出县西镬山,东流至此会南源水,谓之符江口。又东入南康县
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。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: “黄瓜寨,在县南一百二十里,在腊耳山之南。寨当山河,形似黄瓜。” 清乾隆六十年 (1795) 苗族首领石三保在此起义。在今湖南省花垣县南。清乾隆六十年(179
又作夏尔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十四里。藏语意为东边部落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即二崤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陕州崤县:“有三崤山。”《北史·崔宏传》:族人崔宽为“陕城镇将。三崤地险,人多寇劫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6:“三崤山亦曰二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