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茂县

茂县

1913年改茂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茂县。以茂州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县,治威州镇 (今汶川县)。1963年迁驻凤仪镇 (今茂县)。1987年复改茂县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北。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面积 3854.6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4万,羌族占77%以上。辖2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仪镇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汶江道,治今县北,为汶山郡治。地节三年(前67年)废郡,为蜀郡北部都尉。东汉属蜀郡,建安末改为县,属汶山郡。西晋改广阳县,属郡。晋末废广阳县。南朝梁普通三年(522年)复置广阳县,移今茂县凤仪镇,为绳州治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年)改绳州为汶州。隋开皇初废北部郡,开皇五年(585年)改汶州为蜀州,次年又改为会州。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阳县名汶山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废州置汶山郡,汶山县为郡治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汶山郡为会州,四年改为南会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为茂州,以茂湿山为名,仍治汶山县。明洪武中省汶山县入茂州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废州留县改置茂县,属川西道。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5年红军置茂县苏维埃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。1952年属四川省茂县专区,1953年改属藏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属阿坝藏族自治州。1958年与理县、汶川县合并置茂汶羌族自治县,治威州镇(原汶川县治)。1963年县治迁凤仪镇。1987年撤销茂汶羌族自治县,改置茂县。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,北接岷山,东南有龙门山,西依邛崃山。岷江自北入,经1933年因地震山崩堵塞河道形成之叠溪海子,于县境中部右纳黑水河南流出境。东部有土门河东流出境。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马铃薯及豆类为主,花椒、核桃著名。苹果、芸豆为出口商品。有磷、铝土、硫铁矿、沙金及石灰石等矿。有皮革、农机、地毯、印刷、食品、木材加工等工业。北茂、南汶、茂黑公路纵横境内。有烈士陵园。名胜古迹有叠溪古城遗址、较场点将台、唐摩崖造像、元代题刻、玉垒古洞、九顶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口

    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小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小口“在凤台县(今晋城市)南九十里碗子城西。由西梁别径入山,至星轺驿南十三里会大道”。又引《山西通志》曰:“隋大业中,上登太行山,别开道九十里,以达河内御

  • 怀德县

    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左冯翊作褱德县。②东晋初侨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鼓楼一带。《晋书·元帝纪》:太兴三年(320)诏曰,“琅邪国人

  • 永平站

    元置,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大荆。明改置大荆驿。

  • 五丈沟

    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南济“又东北右合菏水,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,世谓之五丈沟”。

  • 许河

    在今山西高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高平县:“许河在县南二十五里。《志》云,源洁泉出县西南三十里之原村。其泉周四丈,深丈五尺,东西分引溉田。西南流十余里合山水,经许庄,名许河,东南流数里入丹河。”

  • 罗湖水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罗湖水 “在海康县西八里。今曰西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海康里: 罗湖水 “在府 (雷州府) 城西。一名西湖。下流入擎雷水”。

  • 陵伽钵拔多洲

    即今越南岘港东南之大占岛。《隋书· 赤土传》: 大业三年 (607),常骏等 “自南海郡乘舟,昼夜二旬,每值便风。至焦石山而过,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,西与林邑相对,上有神祠焉”。

  • 金斗山

    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内乡县: 金斗关 “在县东北百十里。道路险僻,有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苜蓿冲

    一名木星冲。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四十里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苜蓿冲 “山势耸拔,径路崎岖,西北通生苗寨落”。清有千总驻此。

  • 永济栅

    亦作永清栅。即隋大同城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(唐天德军西南三里)。唐乾元元年(758)镇北都护府曾权居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