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花屿

花屿

古名高华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花屿“横直里许”。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1称:虎井屿转而南,为花屿、草屿,“二屿相连,澎山无草木,二屿颇有,故以花草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连驿

    清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 于旧武连县置,属剑州。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八十里武连镇。自神宣驿至此,皆栈道所经。民国设县佐。

  • 玛那山口

    又称仲(卓)尼拉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冬春大雪封山,夏秋可通行。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、香客可经由此山口互通往来。玛那山口是札布兰、达巴到印度境内仲尼一带的山口通道。

  • 小市厢

    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镇,为泸县治。《明史·贺人龙传》:明末,张献忠义军攻占“泸州西北,人龙屯小市厢,隔一水不击”。即此。

  • 岢岚镇

    隋大业三年 (607) 置,属静乐县。在今山西岢岚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永淳二年以岢岚镇为栅。” 长安三年 (703) 于此置岚谷县。古镇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置,即今山西省岢岚县。《新唐书

  • 陔山镇

    北宋置,属大足县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四十里。以陔山为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1 昌州:陔山 “在大足县东四十里,接三华之秀气,屹然鼎立”。

  • 女徒山

    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永泰县:“有女徒山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永泰县:女徒山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其山从阆州新井县界来。故老相传:昔有女徒千人于通泉县康督井配役,遇贼于此山,乃于山顶置

  • 大槎墟

    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南槎溪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大槎墟“在顺昌县西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洭水

    又名湟水、洸水。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含洭县注: “应劭曰:“洭水所出,东北入沅。” 《水经·洭水注》: “洭水又径阳山县南……洭水又径含洭县西……洭水出 (洭浦) 关右合溱

  • 白马冈

    即今西藏墨脱县。清末《西南野人山归流记》称:“野人山历为西藏流放之所。凡罪犯流军至此,由白马冈酋长按罪轻重分配各地,囚于树上,或穴地为牢。”又说:“每十二年,达赖喇嘛至波密及白马冈讲经一次。”1960

  • 王游苑

    即江潭苑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二十里。《梁书·韦粲传》:太清间侯景叛,“(裴)之高造船渡(柳)仲礼,与合军进屯王游苑”。即此。即“江潭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