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溪山
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平和县:芦溪山“在县西北。山势雄壮”。
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平和县:芦溪山“在县西北。山势雄壮”。
又称平通铁路。即关内外铁路通州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修筑,从北京东便门至通州 (今通县)。全长22.8公里。从北京市昌平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。全长805千米。1972—1977年建,198
即尚阳堡。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,为清河水库淹没。
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为冲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南一岘港省维川县南茶轿。三年 (607)为林邑郡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置,治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荞。属林邑郡。后废。
明弘治五年(1492)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龙头乡。清废。明弘治二年(1489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永顺。
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台登县:“孙水南至会无入若,行七百三十里。”汉武帝时,司马相如定西南夷,桥孙水以通邛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:孙水“在司北。一名长河。源出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嶓冢导漾,东流为汉;又东为沧浪之水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其说有二:(1)即汉水。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流沧浪而为隍,
清置,即今陕西富平县北五十二里底店乡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,东起白鹭洲公园,西至内秦淮河,通夫子庙。东晋王导、谢安诸名族皆居于此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引《丹阳记》曰:“乌衣巷之起,吴时乌衣营处所也。”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(谢)混风格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南五里南山上。为宋代道教摩崖石刻群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1昌州: 南山“在大足县南五里。上有龙洞醮坛,旱祷辄应。淳化二年供奉官卢斌平蜀余贼任秀等,斌率兵顾昌州南斗山,南山最高,望眼阔远
在今河南清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清丰县: 蒯聩台 “在顿丘故城北五里。相传蒯聩所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