胤山县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义清县置,属益昌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2胤山县: “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。县城置玄白崖山上,武德四年筑,义清县理焉。唯三面有城,皆临绝险,南面因险,不更筑城。”乾元初属利州。北宋乾德三年 (965) 改为平蜀县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义清县置,属益昌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2胤山县: “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。县城置玄白崖山上,武德四年筑,义清县理焉。唯三面有城,皆临绝险,南面因险,不更筑城。”乾元初属利州。北宋乾德三年 (965) 改为平蜀县。
①即今陕西长安县南三十五里子午镇,地当古代关中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北口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2:“宋景祐三年置, 以南山子午谷为名。”②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子午乡。明设巡司于此。(1)在云南省楚雄
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,属宁越营。在今四川石棉县(新棉镇)附近。1951年于此置石棉县。
即博望山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,合称东、西梁山。又称博望山、望夫山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、长江南岸。海拔84米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。山势陡峻,东南坡较缓。历为江防要地,
又作纪家窝堡或吉家窝棚。在今吉林农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长春厅“北至纪家窝铺一百七十二里,与郭尔罗斯扎萨克公接界”。
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鳌江、流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甲子门水在“县东二百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有大陂、龙溪诸水,俱由此入海。海上有大石壁立,上下各有六十甲子字,故名。……明嘉靖中,倭寇广州,败还甲子
即今安徽萧县西北六十里黄口镇。清咸丰 (1851—1861) 时筑寨。驻额外外委一员。
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建武四年(28),“进幸临平”。即此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南。属巨鹿郡。东汉省。
元至元三十一年 (1294) 于孟爱甸置孟爱等甸军民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景栋东北孟开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后废。元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置,治今缅甸掸邦景栋东北孟开。属临安广西元江
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临洮府:东冈坡“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,获褚亮于此”。
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罕鄂尤特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