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坑戍
在今甘肃武威市西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“ (沮渠) 蒙逊进围姑臧,……傉檀遣使求和,蒙逊许之,乃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其子他为质,归至胡坑,逃还,他为追兵所执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五年 (401),胡三省注: “胡坑,在姑臧西。”
在今甘肃武威市西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“ (沮渠) 蒙逊进围姑臧,……傉檀遣使求和,蒙逊许之,乃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其子他为质,归至胡坑,逃还,他为追兵所执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五年 (401),胡三省注: “胡坑,在姑臧西。”
即杜甫草堂的别称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。以位在浣花溪旁,故名。唐杜甫 《相从歌赠严二别驾》 诗云: “我行入东川,十步一回首。成都乱罢气萧飒,浣花草堂亦何有?”即“杜甫草堂”。
北宋置,属鄠县。即今陕西户县东秦渡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 秦渡镇 “在鄠县东三十里。商贾辐辏,为邑中最盛”。在陕西省户县东部偏北。面积50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秦渡,人口7520。
即玄武山。又名三隅山、三堆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元武山“在县城东南涧中。石多龙蛇状, 因名。圣水泉出焉”。
又名上淡水溪。在今台湾省本岛北部。源出大霸尖山东侧,曲折北流,经台北市区,至淡水港入海。《清一统志· 台湾府》: 上淡水溪 “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。《旧志》: 源出东北界大山中,深十余寻,缘岸皆古梅,
明万历十四年 (1586) 于旧程番府治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。1913年改为定番县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,入据定番
①隋开皇十七年 (597) 改永平县置,属甘州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大业二年(606) 移治今张掖市,改名张掖县。②隋义宁初改福禄县置,为肃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40肃州:
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晋宁军: 弥川堡 “地名小红崖,元符二年,同砦赐名”。元废。
1914年改孝义县置,属陕西关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面积 2322 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10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乾佑镇。武周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析
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、会泽县、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置
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思渠镇。明弘治十四年 (1501) 酉阳蛮侵沿河司地,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