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刀县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改释燕县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1播州芙蓉县: 废胡刀县 “因胡刀水在县南”,故名。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废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改释燕县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1播州芙蓉县: 废胡刀县 “因胡刀水在县南”,故名。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废。
亦名休屠泽、西海、猪野泽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姑臧县:白亭军“因白亭海为名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52:“白亭海,白亭水色洁白,因以为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“按舆图,今三岔河自镇番东
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西南鉴江东岸。明万历九年(1581)移宁村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吴川县:宁川所“又北有宁村巡检司,治川滘,后迁县西北之地聚村, 又迁于芷芎口”。
在今江西会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会昌县: 湘乡镇在 “县南八十里。宋置巡司,明朝因之”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宁洋县:坑源隘在“县(治所在今双洋镇)北四十里。又北二十里至延平府永安县之林田隘,林田北出之要会也”。
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金石镇(大石缸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三台县:大石缸“在县西北一百里”。
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拜纳木城 “在日喀则城东南七十里”。又作巴浪、白浪、巴纳木。清康熙年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。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,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、负黍、狐人、阙外”。杜注:“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。”后属郑,战国属韩。《史记
①北宋置,属合肥县。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。清设巡司于此。②北宋置,属临淮县。即今江苏泗洪县。元置青阳站。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。(1)古镇名。(1)即今江苏省泗洪县。北宋属临淮县。(2)
即今江西上犹县西北营前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(1)在福建省长乐市西部、闽江下游南岸。面积35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前,人口1.2万。原名瀛洲,传明戚继光于此扎营抗倭,故名。1958年设营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咸丰县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施鹤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