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马安抚司
明置,即今云南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孟定御夷府: 耿马安抚司在“府北百里。土氏罕姓。《通考》 司与孟定同川隔喳哩江而居。…… (万历) 十二年,奏设安抚司”。不久,升为宣抚司。
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,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。属孟定御夷府。旋升为宣抚司。
明置,即今云南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孟定御夷府: 耿马安抚司在“府北百里。土氏罕姓。《通考》 司与孟定同川隔喳哩江而居。…… (万历) 十二年,奏设安抚司”。不久,升为宣抚司。
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,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。属孟定御夷府。旋升为宣抚司。
战国秦王政五年(前242)置,治所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六里故县村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、梁山以西, 山东郓城、河南范县以北,山东茌平、莘县、河南南乐、清丰、濮阳以南地。东汉以后辖境缩小。三
又作阿忽。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西北老爷岭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散迭正东一百(里),阿忽(站)。”
亦作乞石迷西、迦叶弥儿、乞石迷、客失迷儿。即今克什米尔。《元史· 宪宗纪》: 三年(1253),“命塔塔儿带撒里、土鲁花等征欣都思、怯失迷儿等国”。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回蹬山“在广通县(今广通镇)西十五里。相传阁罗凤侵柘东城至此,雷雨天昏,其下劝之回,因名”。
①又名柴汶。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之小汶河,西流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河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,“齐师围成。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”。杜注: “淄水出泰山梁父县西,北入汶。” 《水经·汶水注
即蒲阪津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与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之间黄河上。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》: 东魏天平元年 (534),高欢 “于蒲津西岸筑城,守华州”。即此。又称蒲坂津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黄河岸边。为古
即今山西河曲县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 河曲县徙治于此。又作灰沟营堡。明宣德四年(1429年)置,即今山西省河曲县城。属河曲县。成化年间置恒羡仓于此,设守备。后改驻参将。清乾隆年间河曲县徙治于此。
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置,属正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。建义元年(528) 属南绛郡。西魏恭帝时改为绛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置,治今山西省绛县南。建义元年(528
①古称龙舒水。即今安徽舒城、庐江二县之杭埠河。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岳西县境内主簿原,东北流经舒城、庐江二县入巢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舒城县: 南溪 “在县城南。发源于县西百五十里之孤井,东南流经七门堰入
亦作苦兀。即库页岛。今俄罗斯萨哈林岛。明永乐 《永宁寺记》: 亦失哈等 “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,赐男妇以衣服器用,给以谷米,宴以酒馔,皆踊跃欢忻,无一人梗化不率者”。宣德 《重修永宁寺记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