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阇寺
耆一作祗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山西。《陈书·后主纪》: 祯明三年 (589),隋将贺若弼、韩擒虎等趋建康,陈后主遣 “樊毅屯耆阇寺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隋军伐陈,陈后主叔宝命樊毅据守于此。
耆一作祗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山西。《陈书·后主纪》: 祯明三年 (589),隋将贺若弼、韩擒虎等趋建康,陈后主遣 “樊毅屯耆阇寺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隋军伐陈,陈后主叔宝命樊毅据守于此。
水阳江下游别名。在今安徽当涂县与宣州市、芜湖县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当涂县: 黄池河“在府南六十里,东接固城湖,南至黄池镇,与宣城县分中流为界,西接芜湖县河入于大江”。
又名峄山或邹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二十八年,始皇东行郡县,上邹峄山。立石,与鲁诸儒生议,刻石颂秦德。”即“邹山”。
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味江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3永康军青城县: 味江水 “源出青城县西长乐山下,江中有大石高数丈,号大坎; 又有小石在下,亦高数丈为小坎。水激其上,声汹涌闻于数里,其水东流。古老传云: 味
东汉改筑阳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北。三国魏复为筑阳县。
即今山东临邑县西南田口乡。清同治《临邑县志》卷2:田家口在“城西南,距城四十里”。
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。因旧有温泉而得名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盖州卫图》:卫东北有汤池。
在今江苏丹徒县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 黄武元年 (222),魏 “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、敢死万人袭攻徐陵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丹徒区西。三国吴黄武元年(222年),魏曹休使臧霸袭攻徐陵,即
朸或作扐县。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四十里。文帝封文悼王子刘辟光为朸侯;武帝时又封城阳顷王子刘让为朸侯。后改为县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“朸”又作“扐”。西汉文帝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、武帝封城
即今江西定南县西南四十里老城镇。自明隆庆元年 (1567) 至1928年均为定南县治。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西省定南县南老城圩。属龙南县。明隆庆二年(1568年)于此置定南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福建
一名二郎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。旧属孝感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孝感县北有二郎庙市。1933年划归礼山县。1952年置大悟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