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丛山
一名罗丛岩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罗丛岩 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岩中明快,可容二三百人。遇重九,于此登高。内有三教殿,殿东则名曰碧虚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半里余,出于岩之东。洞内则有石佛、石磬、石狮子、石床、石钟。殿西侧名曰灵源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一里余,出于岩之西。洞内则有石罗汉、石象、石马、石鱼、石笋、石鼓。岩之外,西侧有水月岩,外则有超然亭,实浔之胜概”。
一名罗丛岩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罗丛岩 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岩中明快,可容二三百人。遇重九,于此登高。内有三教殿,殿东则名曰碧虚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半里余,出于岩之东。洞内则有石佛、石磬、石狮子、石床、石钟。殿西侧名曰灵源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一里余,出于岩之西。洞内则有石罗汉、石象、石马、石鱼、石笋、石鼓。岩之外,西侧有水月岩,外则有超然亭,实浔之胜概”。
亦作王景堡。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。
唐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东锡尔河一带。后废。
清顺治八年(1651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东南哈拉图(德勒格尔苏木驻地)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与阿巴哈纳尔左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以鹿部置, 属德平路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境。二十七年 (1290)废。
西魏恭帝时改白石县置,为广业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成县。隋初属康州,大业初属河池郡。唐初为西康州治。贞观初州废,属成州。宝应初没入吐蕃。咸通十三年(872)复置,为成州治。元至元七年(1270)省入成州。
一名芮水。即今陕西长武县南黑河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汭水东径宜禄县,俗谓之宜禄川水。”即“汭水”。
隋开皇元年(581)改平阳县置,属平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。三年(584)改为临汾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平阳县置,治今山西省临汾市。属平阳郡。三年改为临汾县。
即亟墨国。唐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跋禄迦国 “东西六百余里,南北三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五六里。土宜、气序、人性、风俗、文字
从今山西怀仁县西北至鹅毛口。长9.5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日伪于 1945年修筑。次年被拆除。
①战国秦置,治所在义渠县(今甘肃西峰市东境)。西汉移治马领县(今甘肃庆阳县西北)。东汉又移治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贺兰山、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、马莲河流域。东汉末废。②东汉末置,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