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山
一名覆蓬山、中峨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。晋干宝 《搜神记》 卷1: “前周葛由,蜀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中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之,上绥山。绥山多桃,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不复返,皆得仙道。故里谚云: ‘得绥山一桃,虽不能仙,亦足以豪’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1峨眉县: 绥山 “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九里。在峨眉山西南,其高无极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以中峨为绥山,误。
一名覆蓬山、中峨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。晋干宝 《搜神记》 卷1: “前周葛由,蜀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中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之,上绥山。绥山多桃,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不复返,皆得仙道。故里谚云: ‘得绥山一桃,虽不能仙,亦足以豪’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1峨眉县: 绥山 “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九里。在峨眉山西南,其高无极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以中峨为绥山,误。
初为西周姬姓蒋国。春秋灭于楚,为楚邑。即今河南淮滨县东南期思镇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年 (前617),“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”。《吕氏春秋· 赞能篇》: 楚王欲以沈尹茎为令尹,沈辞曰,“期思之鄙人有孙权教
亦作故关。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 固关 “在井陉县 (今城关镇)西南四十里,接山西平定州界。旧曰故关,自山西道出井陉,此为控扼之要,自昔置关于此”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修筑
亦作柏固。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江西省衢州市东南。明初设巡检司于此,属衢州府。清废。
即今四川汶川县西南水磨镇(兴仁场)。民国《灌县志》卷2:兴仁场“在治西南九十里。一称水磨沟,濒寿江西岸,据两金门户。旧属漩口乡,古老人村即其地”。1957年划属汶川县。
即获水。在今河南东部,安徽、江苏北部。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,通称汴水。《水经》 作猚水。即“获水”。
①又作六道沟。即今吉林龙井市(龙井镇)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正西迤南距(珲春)城……二百三十里六道沟屯。”为延吉府三商埠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“商埠:头道沟、龙井村、局子街,三。宣
又作杨林口、杨林河口。在今安徽和县东长江边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“王权自采石夜还建康,既而复如采石。时金主亮率大军临西采石杨林渡已数日”,即此。又作杨林口、杨林河口。在今安徽
即永宁州。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十里打罕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永宁州:“郭子章《黔记》:州初治打罕砦。宣德间改建于关索岭所,俗仍谓之打罕州。成化三年,打罕州土同知韦阿礼作乱,调广西
即今贵州余庆县(白泥镇)。元设白泥等处长官司,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白泥长官司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与余庆长官司合并设置余庆县,治白泥。二十八年征播之役,湖广总兵陈璘军次白泥,杨应龙子朝栋率众
元大德七年 (1303) 改普定府置,属曲靖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。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改置普定府。元大德七年(1303年)改普定府置,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。辖境相当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