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绍庆路

绍庆路

即绍庆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。《元史·英宗纪》: 延祐七年 (1320),“绍庆路洞蛮为寇,命四川行省捕之”。


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升绍庆府为路,治彭水县(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彭水、黔江两县区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部分地区。属四川行省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四年(1327年),“绍庆路四洞酋阿者等降,并命为蛮夷长官”,即此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废入重庆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江府

    明太祖辛丑年(1361)改安庆路置,治所在怀宁县(今安徽安庆市)。次年改为安庆府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,朱元璋改安庆路置,治怀宁县(今安徽安庆市)。辖境同安庆府。次年改名安庆府。

  • 戟里亭

    亦作棘里亭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陈桓子召公子山 “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括地志》 以为即古画邑。

  • 听松石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金莲池上。横卧寺内,石长六尺,上镌唐李冰阳篆文“听松”二字。皮日休《惠山听松庵》诗:“松子声声打石床”, 即此。

  • 太平海口

    又作太平洲、太平海门。在今越南海防市南太平江口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七年(1409)讨简定叛,“追破(邓)景异太平海口,获其党范必栗”。

  • 罗山城

    唐置,属嶲州。在今四川喜德县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 (北) 谷东南一百三十里至罗山城,天宝以后吐蕃所筑,非国家旧城。”

  • 白沙塘

    ①即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二十二里白沙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新宁县东北有白沙塘。②即今广东遂溪县西杨柑镇西北白沙塘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雷州营右营守备驻此。

  • 东牟郡

    ①西晋置,不久废。北魏孝昌四年(528)复置,属光州。东魏时治所在黄县中郎城(今山东龙口市黄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、栖霞、海阳以东地区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登州置,属

  • 新川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淡水港

    即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淡水河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 卷1: 淡水港 “在 (淡水) 厅治北二百里海口。水程十里至关渡门,内有大澳,分为二港,西南至摆接社止,东北至峰紫峙止,番民往来俱用蟒甲,墺内

  • 两城集

    即今山东日照市东北三十八里两城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日照县东北有两城集。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作两城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