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草沟
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“义院口关”条载:“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岔口,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。景泰中,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,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,是也。”
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“义院口关”条载:“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岔口,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。景泰中,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,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,是也。”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思州宣慰司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岑巩、玉屏及铜仁县东南部地。清略有缩小。1913年废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改思州宣慰司置,治都坪峩异溪长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。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御国山 “一负巨浸若藩内地状。御国者,卫国也。岛夷人入贡必登望,以识海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: 御国山在 “府东七十里。蹲峙海滨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前真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罗川县置,属彭原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正宁县 (山河镇) 西南罗川乡 (旧正宁)。《新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隐屏峰北侧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“天柱峰”条下:天游峰“在武夷六曲,隐屏之后,其右为仙掌峰,旁有瀑布泉,下注为仙浴池”。
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》:文侯乡“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汉丞相张苍故里”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。西汉丞相张苍故里。
①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(917) 置,治所在归善县 (今广东惠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,东江流域和螺河流域以西,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。北宋天禧五年 (1021) 改为惠州。②金贞祐三年 (121
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部东简镇南极角村。清时设千总驻此。在今广东省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南角。清时设有千总防守。
又称榆关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。隋末废。唐贞观十三年 (639) 复置,后又废。即“榆关(1)”。
亦作伶汀山。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珠江口外之外伶仃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新安县 “佛堂门海” 条: “又西南二百里曰合连海,水通东南大洋,连深澳、桑州、零丁诸山而会合于此,故曰合连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石河乡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设木兰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