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亭
在今安徽萧县西。《春秋》:昭公八年(前534),“秋,蒐于红”。杜注:“红,鲁地。沛国萧县西有红亭。”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今萧县西有鸿沟亭。”即此。
在今安徽萧县西。《春秋》:昭公八年(前534),“秋,蒐于红”。杜注:“红,鲁地。沛国萧县西有红亭。”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今萧县西有鸿沟亭。”即此。
北宋端拱元年 (988) 置,治所在黎阳县(今河南浚县东)。天圣元年 (1023) 改为安利军。明道中复为通利军。熙宁三年 (1070) 废。元祐初复置,政和五年 (1115) 升为浚州。北宋端拱元年
①即温水。今贵州绥阳县西洛安江。《水经· 延江水注》: “温水一曰暖水,出犍为符县,而南入黚水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谓即今合湘江之洪江。②在今甘肃定西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安定县: 暖水 “在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,接武夷山市界,与西山对峙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芦峰山“山高万仞,四围峭削,绝顶平坦。宋乾道中,朱子更名曰云谷,筑草堂读书其下。有记”。
又名湓城。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灌婴所筑。即今江西九江市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。《晋书· 地理志》 武昌郡: 柴桑 “有湓口关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“祖约遣祖涣、桓抚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密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。大业初属高密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) 废。②五代晋天福七年 (942) 改辅唐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名安丘
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万安县: 梅陂 “在县西北。《纪胜》 云,和蜀镇有天井湖,今谓之梅陂。阔三百余顷。旧隶龙泉,宋何嗣昌为宰,疏蜀江水,伐石立趾,以捍啮堤之害,百姓至今利赖之
隋大业十二年(616)升火井镇置,属临邛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一说在今市西油榨乡。唐属邛州。北宋开宝三年(976)移治平乐镇(今邛崃市西南平落镇),至道三年(997)复移故治。元废入
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。蒙古语名乌兰哈郎噶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开平故卫:红罗山“明洪武三年李文忠败元兵于骆驼山,进克红罗山,遂次开平是也”。②又名红螺山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大虹螺山。《明史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,属宁夏卫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宣德三年(1428)移治今灵武县。弘治十三年(1500)改为灵州。十七年(1504)复为灵州守御千户所,属陕西都司。清雍正三年(1725)又
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景福元年 (892),杨行密谓诸将曰:“孙儒之众十倍于我,吾战数不利,欲退保铜官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