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州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临洺县 (今河北永年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永年、武安、邯郸、肥乡等市县地。四年 (621) 废。
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临洺县(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市和永年、沙河、武安、曲周等县地。四年废。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临洺县 (今河北永年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永年、武安、邯郸、肥乡等市县地。四年 (621) 废。
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临洺县(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市和永年、沙河、武安、曲周等县地。四年废。
明置,属广宁卫。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镇远堡“大黑山台”。即此。
亦作江。 又名皂江。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岷江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江原县: “水首受江,南至武阳入江。”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武阳县“有江入焉
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。在青海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 · 西藏》: 喀七乌兰木伦河 “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,东南流五百余里,入木鲁乌苏”。
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西部沙漠地区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阿思里,极西南达国里之地,无山林之限,风起则飞沙扑面,人不敢行,居人编竹以蔽之。”
①北宋置,属仁寿县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石马镇“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石马镇在“县南五里石马山下。嘉靖三十七年倭贼
①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关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三年(620),突厥处罗可汗“自石岭以北, 皆留兵戍之而去”。《宋史·郭进传》: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,“车驾将征太原,先命进分兵控石岭关,为都部署,
即今浙江桐乡市东南屠甸镇。清光绪 《桐乡县志》 卷1: 屠甸市镇 “旧名石人泾,在千金乡,县东南十八里。相传寂照寺有二石佛,由海中浮至,以是得名。有谓为屠岸贾故里者,说殊不经,然有屠庵及屠家板桥,则地
在今湖北枝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枝江县 “芦洲” 条下:“浰洲……其下为漷洲,皆广十余里,民耕其上。”
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:东关河“在城西六十里。自大宁境流入,上通六州河,南流入海”。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元年(756),哥舒翰出潼关,遇安禄山将“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,乾祐据险以待之,南薄山,北阻河,隘道七十里”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元载(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