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笮桥

笮桥

①又名夷星桥、夷里桥、竺桥。战国时秦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笮桥 “以竹索为之,因名”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永和三年 (348),桓温灭李氏成汉,“ (李)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,……势众大溃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境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卫山县: 笮桥 “在县北三十七里。以竹篾为索,架北江水”。


又称夷里桥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。因桥用竹索编成,故名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桓温在此击败成汉军,乘胜长驱入成都。成汉遂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宛县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 载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丙倩为高宛侯。即此。东汉作“高菀县”,属乐安国。三国魏属乐安郡,作 “高苑县”。西晋属乐安国

  • 其河

    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: 其河 “源出横山,东流入真阳县 (今正阳县) 境,合塘下沟河而入于汝”。

  • 吕丘堡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县南,黄河北岸。清属开州,有州判驻此,兼理河工。

  • 黑龙江城

    亦称瑷珲城。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建,即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。民国 《瑷珲县志》 卷8: 黑龙江将军 “因居江左,来往公文一切诸多不便,始移将军衙门于江右新瑷珲地方,创建衙署,并修木杖城垣,

  • 嘎雅河

    亦作十三道噶雅河、嘎牙河、噶哈哩河。即今吉林汪清、图们等市县境之嘎呀河,为图们江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图们江“又北径丰都镇折而东,十三道噶雅河自北来注之。十三道噶雅河,即噶哈哩河也,源

  • 大清山

    一作太清山。在今湖南石门县北,接澧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清山“上有五老峰、老君岩、石室,又有琼瑶紫极宫,乃李凝阳得道之所。其麓为茹溪所绕”。

  • 五老峰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五老峰“在(庐)山东,悬崖突出,如五人相逐罗列之状”。(1)在山西省永济市东南与芮城县交界处。属中条山。平均海拔 1300 米,最高峰海拔210

  • 得县

    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得”。 师古注:

  • 八罩屿

    又名望安岛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八罩屿“周围二里余,颇有居民。冬天可舶船。今澎湖水师拨兵防守”。清置八罩巡司于此。

  • 箕城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西华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神龙元年 (705) 改武城县复置。景云元年 (710) 改为西华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以西华县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