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青寺
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建,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。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。“竹青寺”,藏语意为“大园满寺”。原寺1959年被毁, 1984年修复。
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建,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。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。“竹青寺”,藏语意为“大园满寺”。原寺1959年被毁, 1984年修复。
亦作末河、谋河、墨河。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漠河在 “县西十余里。县以河得名。源出元宝山,合三水曲折南流,折而东而北,五十里注于黑龙江。河大产金,所谓漠河金厂也。始于光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沾益州:阿幢桥“在州南百八十里,跨交水上。有巡司”。
北宋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迷回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代州繁畤县有 “梅回” 寨,即此。
北宋太平天国元年(976)改归义县置,为雄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雄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),宋白曰,“归义县,宋朝避太宗潜藩旧名,改为归信县”。明洪武初省入雄州。古县名。北宋太平兴国
北魏改长利郡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南商县(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)。北周以后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汉曲县置,为兴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。大业初为顺政郡治。唐为兴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顺政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 复为兴州治。南宋开禧三年 (1207) 改名略阳
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四里。唐李白《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》:“我来五松下,置酒穷跻攀。征古绝遗老,因名五松山。五松何清幽,胜景美沃州。萧飒鸣洞壑,终年风雨秋。响入百泉去,听如三峡流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
①唐建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北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五年 (864),南诏寇巂州,“忠武大将军颜庆复请筑新安、遏戎二城,从之”。贞元十四年 (798),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②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三
北魏置,属睢州。治所在临潼城 (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里潼郡村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灵璧、泗县等地。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复置,北齐改为潼郡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临潼城(今安徽灵璧县东北)。辖
即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安冲驻牧地在通天河西南岸。……百户驻安冲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