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端氏镇

端氏镇

即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。隋端氏县故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
在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。面积257平方千米,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端氏,人口7700。为春秋时晋国端氏邑,故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成侯十六年(前359年),“与韩、魏分晋,封晋君以端氏”,即此。1949年属沁水县第五区。1953年设端氏乡。1958年改卫星公社,1959年改端氏公社。1984年置镇。2001年必底乡并入。地处沁河、山泽河、端氏河交汇丘陵区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豆子,盛产棉花、花生等。特产蚕茧。有缫丝、造纸、仪表、制药、农机等厂。有公路通高平、沁水、阳城等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牌头山

   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广南府: 牌头山在 “府西北五里。峰峦起伏,其右小山连峙如盾,土人筑砦居之”。

  • 水南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)置,后为天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。北周省入长道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年)置。治今甘肃省西和县北长道镇。为天水郡治。西魏为南天水郡治。北周废。

  • 平政站

    元置,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,近海丰县界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平政驿,清雍正八年(1730)于此置平政巡司。元置,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平政驿。

  • 达喜穆鲁山

    在今辽宁西丰县北,为赡河与叶赫河的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达喜穆鲁山“在(吉林)城西南五百十里。周四十余里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伊通州:达喜穆鲁山“在州境”。达喜穆鲁“(满语)重叠也”。

  • 甲子澳

   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甲子镇南甲子港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甲子所“在陆丰县东南一百里石帆都海口……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,置守御千户所,防守甲子门澳”。清乾隆《陆丰县志》卷3:明万历四十八年(1620),“

  • 大居江

   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。在云南西部,为伊洛瓦底江支流。元代称大居江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大居江“出腾冲北山下,由南甸经干崖,合槟榔江入江头城,名大盈江”。明、清作大车江。

  • 诸暨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越州诸暨县: “界有暨浦、诸山,因以为名。” 唐属越州,光启中钱镠更名暨阳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复名诸暨县。南宋初属绍兴府。元属绍兴路。

  • 大方湖

   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郯城县:大方湖“方广百亩,有蒲鱼之利。其下流亦入沂水”。

  • 六洞柔远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六硐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平塘县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科山

    即登科山的简称。在今福建惠安县西侧。旧称登高山。在福建省惠安县城西郊。包括螺山、火山,方圆10多里。南宋嘉熙年间,县令郑清子勒“登科山”三字于悬崖,遂易名科山,亦名高士峰。有石径逶迤,可登绝顶。山上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