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杭
即今浙江余杭市的别称。相传夏禹治水,会诸侯于会稽,船至此舍航登陆,因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杭州余杭县引 《吴兴记》 云: “秦始皇三十七年,将上会稽,涂出此地,因立为县,舍舟航于此,仍以为名。” 实则余杭乃古越语地名。
浙江旧余杭县(今杭州市余杭区)的别称。相传夏禹治水,会诸侯于会稽,至此舍杭(航)登陆,故名。
即今浙江余杭市的别称。相传夏禹治水,会诸侯于会稽,船至此舍航登陆,因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杭州余杭县引 《吴兴记》 云: “秦始皇三十七年,将上会稽,涂出此地,因立为县,舍舟航于此,仍以为名。” 实则余杭乃古越语地名。
浙江旧余杭县(今杭州市余杭区)的别称。相传夏禹治水,会诸侯于会稽,至此舍杭(航)登陆,故名。
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 改南国县置,为南部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部县: “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曰南部。” 西魏为新安郡治。北周属盘龙郡。隋属巴西郡。唐初属隆州。先天二年 (7
又作商原。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。” 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三》: 冯翊县 “有洛水商原。商原,所谓商颜”。又作商原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
唐显庆元年 (656)置,治所在悉唐县(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乡)。《元和志》卷32悉州: “在悉唐川,因以为名。” 咸亨元年(670) 徙治左封县 (今四川黑水县东南)。仪凤二年 (677) 羌叛,侨治
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改西使城置,属通远军 (后升巩州)。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。金升为定西县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改汝遮堡置,在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。属巩州。金升为县。
唐名木槠堰,北宋天禧间改名莫枝堰。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《市镇》: 莫枝堰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乌横岭隘“在宁洋县(治所即今双洋镇)南,路通漳平,向为盗薮。本(清)朝顺治十四年,知县萧亮设堡”。
一名石簰山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3峡州:石鼻山“《夷陵志》云,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。其山隔大江五百余仞,广袤二十里,下临江流,中有石横六七十丈,如簰筏然,相传但为石簰,遂泯石鼻山之称”。
唐置,属羁縻宋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东境。后废。
①亦名峒石山。在今广东阳春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峒石山 “在阳春。岩石幽邃,内有古佛像。咸平二年诏赐太宗皇帝御书,藏于石室。胡铨有诗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铜石山 “在阳春县北七十里
在今陕西镇巴县南一百五十里,接四川万源县界。明属西乡县,置巡司于此。清嘉庆七年(1802) 裁。在今陕西省镇巴县南。明属西乡县。成化年间置巡检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