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神头镇

神头镇

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神头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神头镇 “在潞城县东二十里”。


(1)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。人口1540。因附近有神头泉,故名。1951年属朔县二区。1953年设神头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同年10月改镇。2001年大夫庄乡并入。地处源子河下游与七里河下游平川区。主产玉米、谷子、小麦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。特产红鳟鱼,盛产甜菜、胡麻。有煤矿、电力、水泥、电石、铁合金、啤酒等厂矿。为朔城区东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北同蒲铁路、208国道经此。有马邑古城遗址。(2)在山东省陵县中部。面积115.8平方千米,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神头,人口2800。西汉厌次故城,相传明代一次大地震仅残存一城头,故曰剩头,后讹称神头。1952年属德县八区。1958年属神头乡,同年10月成立神头公社(也称红旗公社),同年底德县省入平原县。1961年德县析出,同年10月德县复名陵县。1984年改置神头乡,1991年改置镇。2000年邓集乡并入。笃马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芝麻、甘薯、高粱、棉花。有农机修配厂、白铁加工、农具、家具等厂和拖拉机站。永馆、德滋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流县

    隋开皇初改南陆浑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伏流城(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)。大业初改为陆浑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南陆浑县改名,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属伊州。大业初改为陆浑县。

  • 羊牧隆城

    北宋天禧元年(1017)筑,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庆历元年(1041),任福、桑怿等击西夏,“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,未至羊牧隆城五里, 与夏军遇……宋师大败”。庆历三年(1

  • 硖石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4晋城县: “硖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上有青莲寺,西有掷笔台,即远大师置涅槃经疏藏之所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 “浮山条”: 硖石山 “以两山拱峙壁立若门”。

  • 小岞

   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小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 惠安县“獭窟山”条下:“又小岞山,在净山东十里。北对黄崎山,南控大岞山,邑境诸山之东趋于海者,至此三山而止。”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小岞巡司于此。清初废

  • 化乍关

    又名化榨关。即今贵州纳雍县西北化作苗族彝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附水西宣慰司:化乍关“在陆广河西北。夷人于此戍守”。

  • 望树镇

    即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三十里望树镇。西南有甘罗城。民国 《盐山新志》 卷3: 甘罗城 “故址在望树镇西南,傍有台云甘罗读书处。甘罗本齐人,高城本齐地”。在河北省盐山县中部。面积53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6

  • 伊克岳里泊

   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。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。

  • 后洋山

    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安溪县:后洋山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最高,下为下畴。一名大洋山”。

  • 罗渌山

    一作罗碌山。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一百五十里。明代为瑶族聚居地。《明史· 广西土司传》: 洪武二十年 (1387),知府沈信言: “广西布政司参议杨敬恭为大亨、老鼠、罗碌山生瑶所杀,官军讨之,‘贼’ 登岩

  • 定廉水

    今四川理县东北之孟屯沟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定廉县: “因定廉水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杂谷厅》: “定廉水在厅西北定廉山之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