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连郡
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(红水堡)南三十里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。北魏废。
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、祁连等市县。北魏废。
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(红水堡)南三十里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。北魏废。
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、祁连等市县。北魏废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。唐元结 《浯溪铭序》: “浯溪在湘水之南,北汇于湘,爱其胜异,遂家溪畔。溪世无名称者也,为自爱之,故命浯溪。”源出湖南省祁阳县西南松山,东北流入湘江。水清石峻,风景优雅。《祁阳
明属福州府闽县。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玉田镇。
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味江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3永康军青城县: 味江水 “源出青城县西长乐山下,江中有大石高数丈,号大坎; 又有小石在下,亦高数丈为小坎。水激其上,声汹涌闻于数里,其水东流。古老传云: 味
即严道铜山。在今四川荥经县北。《汉书·邓通传》:文帝“赐邓通蜀严道铜山”。《盐铁论》作严山。东汉避讳改庄为严。
即今伊朗德黑兰西加兹温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可疾云”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,属四川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。万历三年 (1575) 废入建昌卫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。属四川行都司。万历三年(1575年)废。
五代王闽时置,属龙津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南罗源。宋属剑浦县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南剑州: 剑浦县有罗源镇。明嘉靖 《延平府志》 卷4古迹: 废四镇,“延平旧有四镇,郡西门对岸谓之罗源镇,口自镇口而南十五
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。清同治二年(1863)当地回民在此举行起义。
即今新疆精河县东托托乡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库尔喀喇乌苏:托多克台“西至噶顺腰台七十里”。
南宋绍兴三年(1133年)建,在今广东省阳江市南。南宋胡铨《望海台》诗:“未上凌烟阁,聊登望海台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