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鼓山

石鼓山

①在今山西原平市东。《魏书·尔朱兆传》:北魏建明元年(530),高欢与尔朱兆“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”。

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灵岩山。春秋吴建馆娃宫于此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砚石山“山西有石鼓,亦名石鼓山”。

③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石鼓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泉州永春县有石鼓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石鼓山,“《图经》云,其状如鼓,或鸣则天降霖雨”。

④在今江西浮梁县北。山下为石鼓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浮梁县:石鼓山“在县北三十里。有石望之如鼓”。

⑤在今江西宁都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虔化县:金精石鼓山“在县西北一十五里。旁有石鼓山,相对其山,两面悬崖一百余丈。圆如鼓形”。

⑥在今湖北浠水县北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蕲水县“有石鼓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石鼓山“在蕲水县北十里。有巨石如鼓, 扣之有声”。

⑦在今湖南衡阳市城北区湘江与蒸水汇口南侧。以山上有巨石如鼓而得名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有石鼓高六尺,湘水所径,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。罗君章云,扣之声闻数十里。此鼓今无复声。”宋于此建石鼓书院,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。

⑧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石鼓山“在阳安县东北十里。《旧经》云:昔蜀将许都军平定羌戎,回登山击石鼓犒将校。石鼓高六尺”。

⑨在今云南楚雄市与南华县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镇南州:石鼓山在“州东三十里。上有石行列如鼓,旧石鼓县以此名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山西省原平市崞阳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中大通二年(530年),北魏敬宗使河西帅纥豆陵步蕃袭秀容,南逼晋阳,高欢与尔朱兆进兵合击,大破之,斩步蕃于石鼓山,即此。(2)又名研石山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灵岩山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。有馆娃宫、西施洞等。(2)今山名。在湖南省衡阳市北门外,雄踞在蒸水与湘江汇合处。山上有高2米的大石鼓,晋时庾仲初的《观石鼓诗》称:“鸣石含潜响,雷骇震九天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:“县有石鼓,高六尺,湘水所经,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。”石鼓山峻峭耸拔,风景宜人,有“湖南第一胜地”之称,柳宗元、韩愈、范成大、朱熹、张载、文天祥、徐霞客、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。唐时李宽筑庐读书于此,北宋至道中于故址建书院,景祐中赐“石鼓书院”匾额,是当时全国著名书院之一。抗日战争时原建筑被毁。建国后新建亭阁,辟为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普

    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。清宣统元年(1909)设同普委员管辖,属四川省。宣统三年(1911)置同普县。

  • 道兴寨

   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道兴村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 道兴寨 “在州西少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界河

    ①古名博水。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。源于望都县南,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,称青水河,东北入滱水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 熙宁五年(1072),赵忠政言: “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,夏秋可徒涉,遇冬

  • 绥芬河

    辽、金作苏滨水。明作恤品河、速平江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绥芬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一》: 绥芬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南四百四十里。源出穆棱窝集,东南流,会十余水入海”。唐称率宾水,金称恤品水、速频水、苏滨

  • 督军湖

    又名东湖。在今江西波阳县城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鄱阳县: “东湖在城东,又名督军湖。吴芮习水战处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50饶州府: 东湖“在府城东。一名督军湖,下流入鄱江。相传鄱令吴芮尝习水战于

  • 夷牢山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夷牢山“在宣化南山之阳。二苏有《过宜宾见夷牢乱山》诗,即今之宣化界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夷牢山,“《旧志》:夷牢山在宜宾西南(北)一百四十里。夷人

  • 麻六甲

    古国名。即满加剌国。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。在新加坡未开埠前,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,海舶往返东西洋,经马来半岛,必于此停泊。郑和下西洋,亦以此为根据地,设立官厂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4有专条记述

  • 南阳矶

   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长江江滨,接浠水县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径南阳山南,又曰芍矶,亦曰南阳矶。仲雍谓之南阳圻,一名洛至圻,一名石姥。水势迅急。”

  • 四望矶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平淮门外四望山下,西临长江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,温峤讨苏峻,“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平淮门外四望山下,西临长江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东晋

  • 高家港镇

    金置,属乐安县。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九十里高港。明置高家港巡司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高港。金时属乐安县。明时置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