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泉军
北宋政和七年(1117)置,属成都府路。治所在石泉县(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、安县二县地。南宋宝祐中移治龙安县(今安县东北)。元改为安州。
北宋政和七年(1117年)升石泉县置,治石泉县(今四川北川县西石泉)。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北川、安县等地。宣和三年(1121年)省,七年复置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为安州。
北宋政和七年(1117)置,属成都府路。治所在石泉县(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、安县二县地。南宋宝祐中移治龙安县(今安县东北)。元改为安州。
北宋政和七年(1117年)升石泉县置,治石泉县(今四川北川县西石泉)。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北川、安县等地。宣和三年(1121年)省,七年复置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为安州。
明筑,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金塔寺堡 “在州东北一百里,即明金塔寺城也”。
亦作珥村、珥城。即今江苏丹阳市南二十五里珥陵镇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移丹阳县主簿驻此。在江苏省丹阳市南部、丹金溧漕河两岸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珥陵,人口6800。传汉
在今湖南桂阳县南六十里。明于此置巡司。清康熙中裁。
汾水支流。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“ (彘) 水出东北太岳山,……又西流径观阜北,故百邑也。……又西流径永安县故城南,西南流,注于汾水。”
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碣石之山 “又北,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, 无草木”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雁门山 “雁出其门, 在高柳北, 高柳在代中, 其山重峦叠
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南二十里羌白镇。清乾隆四年(1739)设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羌白,人口 5290。东汉建武十一年(35年),马援讨
南朝梁武陵王萧纪置,治所在巴西、梓潼郡(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、梓潼、安县及德阳、江油部分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潼州。
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刘备置,属益州。治所梓潼县 (今四川梓潼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、安县以东,绵阳、盐亭以北,剑阁以西,陕西宁强、四川青川以南地区。西晋属梁州,永嘉后移治涪县 (今四川绵
即赐支河。指今青海东部黄河湾曲处。
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二里公园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内江县:玉带溪在“县西南二里。下流合于中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