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椁寺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梁书·河东王誉传》:梁太清三年(549),信州刺史鲍泉伐湘州,“泉军于石椁寺”,即此。
在今湖南省长沙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八月,“鲍泉军于石椁寺,河东王(萧)誉逆战而败”,即此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梁书·河东王誉传》:梁太清三年(549),信州刺史鲍泉伐湘州,“泉军于石椁寺”,即此。
在今湖南省长沙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八月,“鲍泉军于石椁寺,河东王(萧)誉逆战而败”,即此。
①又名百丈岭。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南七十里,接峡江县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09袁州新喻县:百丈山“顶阔百丈,因以为名。顶上有葛仙井,井畔有庙”。②又名大雄山。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二十里,与修水县接界。《寰宇记
即今江西铅山县南祝公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铅山县: 祝公桥 “在县西南十五里。《闻见录》,自祝公桥三十里至葫芦岩,又三十里即崇安之桐木关,为入闽之间道”。
明洪武元年(1368)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市。清康熙五年(1666)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。属福建都司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废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属清化府。治所在古平县(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部靖嘉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场。明、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一带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永兴五年 (413) 六月,“西幸五原,校猎于骨罗山,获兽十万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。北魏永兴五年(413年),拓跋氏在此狩猎。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鸣鹤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6慈溪县:杜湖“唐刺史任侗复加浚筑,鸣鹤一乡之田仰灌溉,号第二重天”。
在今北京市通县旧城内西北隅。创建于北周。寺内有十三层燃灯佛舍利宝塔系清代重修。塔基座作莲花台仍保留辽代建筑风格。
1945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修武县析置,治所即今河南焦作市。1946年撤销。1949年设置焦作矿区 (县级),属平原省。1952年划归河南省。1956年复设焦作市。在河南省西北部、太行山南麓,南濒黄河。
①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占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占城“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。亦元时所筑,俗名瞻王城”。②古国名。亦称占婆。在今越南中南部。汉至唐称林邑,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。公元9世纪后期改称占城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