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梯坎
即今四川达县西石梯镇。清乾隆《达州志》卷1:石梯坎场“在州西方,去州一百四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达县西石梯镇。清乾隆《达州志》卷1:石梯坎场“在州西方,去州一百四十里”。
亦名神臂崖。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长江边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: 神臂山在 “州东八十里。亦曰神臂崖。北临江渚,险固可凭。宋淳祐三年,余玠迁州城于山上,所谓铁泸城也”。
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南邮亭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大足县:邮亭铺“在县东八十里”。
故地在今印度西南沿岸奎隆一带。即《岭外代答》和《诸蕃志》记述之故临国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有“大㖵喃国”、“小㖵喃国”,其释文尽本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“小啰南”条。《明史·外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翁源县:羊径在“县(治今翁城镇)北七十五里。两崖对峙, 岑水中流,石径二十余里,险峭曲折,不亚羊肠。《旧志》:岭南每深山穷谷, 中通一路,即谓之径。县境万山环合
在今江西南昌市西西山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》: 逍遥阁 “在新建县西山。宋洪炎有诗”。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团湖山“在万年县(今青云镇)西南,接余干、安仁二县界。其下有团湖坪,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”。
元代在西藏地方的建置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封吐蕃萨迦高僧八思巴为国师,后升号帝师,命掌全国佛教事务;至元元年(1264)置总制院即释教总制院,后改称宣政院,以专司吐蕃军民事务,定院使秩从一品,命帝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,由普济寺直达海滨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妙庄严路自南道头至山门五六里,皆啄石甃成,孔道随形高下,相势宛委。道旁多撑云古木,交景垂荫,翠峰环映,怒浪鸣空。”
即今广东三水市南白坭镇。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三水县有白泥墟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旦镇街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。北宋属平阴县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