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坛山
一名坛头山。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象山县“东门山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有大门、担子、石坛等山。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,有南北壳、莱蓝等澳,可以避风泊船。贼由日本而来,每望此山收泊。嘉靖中,设军哨守。”清时设把总驻防。
古岛屿名。又称坛头山。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明嘉靖时于此设军哨守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一名坛头山。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象山县“东门山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有大门、担子、石坛等山。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,有南北壳、莱蓝等澳,可以避风泊船。贼由日本而来,每望此山收泊。嘉靖中,设军哨守。”清时设把总驻防。
古岛屿名。又称坛头山。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明嘉靖时于此设军哨守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六十五里,接四川黔江县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永宁县: 郑溪 “在县城 (治今新城镇) 南。亦曰郑溪井。溢流而入鹅岭水”。
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大穆埕。清时有把总驻此。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宏格力河口附近。清乾隆《皇清开国方略》卷17:天聪七年(1633)正月乙卯,“征乌扎拉部师还”。即此。光绪十一年(1885)曹廷杰奉命调查沙皇俄国占领区曾至此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四十里卫河东岸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: 高堤镇,“河南粮运皆经于此。为津途要隘”。即今河南省内黄县西高堤集。西临卫河。明、清时河南粮运皆经此。
即今陕西镇巴县南九十里渔渡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渔渡坝巡司 “四面崇山,中开田坝,接四川通江县界。明隆庆中,移本府通判驻此。崇祯中改设守备”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陕西省镇巴县南渔渡镇。明隆庆年间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修武县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武德故城 (今河南武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殷州。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
又名北制、虎牢。西周东虢邑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。《左传》: 隐公元年 (前722),郑庄公即位,姜氏为共叔段 “请制。公曰: ‘制,岩邑也。虢叔死焉,佗邑唯命。’”五年(前7
在今福建尤溪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尤溪县: 青印溪 “在县城南。溪中有青石如印,因名。源出县西九十里沙县接界之杉岭,迤逦而东,有山坑、王卫等凡十有一溪,次第流合焉,经县前入湖头溪 (尤溪)”。
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朱元璋改辰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沅陵县(今湖南沅陵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、吉首二市及沅陵、泸溪、辰溪、溆浦、黔江、麻阳苗族自治县、芷江侗族自治县、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地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