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州路
北宋咸平四年 (1001) 分西川路置,治所在益州 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,大渡河以北,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分,以东一小部分地区。嘉祐四年 (1059) 改为成都府路。
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分西川路置,为川峡四路之一。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、北川等市县以南,喜德、沐川等县以北,小金、泸定等县以东,绵阳、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嘉祐四年(1059年)改为成都府路。
北宋咸平四年 (1001) 分西川路置,治所在益州 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,大渡河以北,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分,以东一小部分地区。嘉祐四年 (1059) 改为成都府路。
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分西川路置,为川峡四路之一。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、北川等市县以南,喜德、沐川等县以北,小金、泸定等县以东,绵阳、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嘉祐四年(1059年)改为成都府路。
①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普安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西南乐民镇。清废。②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雷州卫。治所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乐民镇。清顺治中废,拨雷州右营外委驻防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
隋大业初置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陕县:“大业初(陕)州废,置弘农宫。”《隋书·杨玄感传》:“玄感遂释洛阳,西图关中……至弘农宫。”唐改名陕城宫、避暑宫、芳桂宫。弘道元年
北齐置,属永宁县。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南。《北齐书· 潘乐传》: 天保初,周文遣 “仪同杨从鼓钟道出建州, 陷孤公戍。 诏乐总大众御之”。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广西扶绥县西北思同村。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,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废入永康州。唐置羁縻州,置年不详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思同。明万历二十
在今新疆民丰县北二百余里尼雅河下游地区。为汉精绝国故址。南北长约10公里,东西宽约2公里。无城垣。房舍废墟分布在干涸的尼雅河两岸。以前斯坦因曾多次发掘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多次调查,并予发掘。出土
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平银圩。明嘉靖《钦州志》卷7:“平银墟在平银渡头,去城三十五里。”
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陈村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 都宁巡司 “在顺德县北四十里都占堡。明洪武三年置,初治西淋堡,后移此”。
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之清溪河,为芙蓉江支流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1珍州: 虎溪 “在州东十七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2播州宣慰司: 虎溪 “在真州长官司西南七十里。源出播州委家里,经旧珍州,下流合三江”。
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。清光绪 《盐源县志》 卷2: 河西场 “东二百十里”。清会盐营于此设河西汛,有守备驻防。(1)在河北省临西县东部,东邻山东省。面积52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在今湖北应城市南。 《左传》: 庄公四年 (前690) 楚武王伐随, “卒于木之下”。 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池, “ 《皇朝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