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西直隶州:“雍正元年,复置沙州所,筑布隆吉城,设安西同知治焉。”五年(1727),柳沟卫移治于此。按,“布隆吉”为蒙古语,意为河道转弯处。
1946年8月核准由邕宁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属广西省。市政府至1949年12月当地解放后始正式成立。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。简称邕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.99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1
①在今河北武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武安县: 粟山在 “县东南十二里。相传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,赵将绝粮,起命将士以布囊盛粟,积至山巅,赵军乃退,土人至今呼为粟山”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
亦名升迁桥、驷马桥。战国秦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城北十里有升仙桥, 有送客观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,题市门曰:不乘赤车驷马,不过汝下也。”《新五代史·庄宗子继笈传》:后
在今河南汝南县东。《宋书·刘勔传》:泰始四年(468),北魏将阏于拔“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。(曲)元德单骑直入,斩拔首,因进攻汝阳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汝阳台“亦名章华台……谓之汝阳台, 以别
东汉改甾丘县置,属彭城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(甾) 河乡城孜集。三国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甾丘县,东汉改为菑丘县,治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北。属彭城国。三国魏废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泗城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北三百二十里。嘉靖元年(1522) 废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东北处。属泗城州。嘉靖元年(15
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。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,东北流至城西,又东流入巨洋水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长沙水“出逢山北阜,世谓之阳水也。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, ……又东径东阳城东南,……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
在今安徽来安县北。唐置永阳县以此山为名。《寰宇记》卷128永阳县:“本汉全椒县地。唐景龙三年析置,取县北永阳山为名。”
隋大业初改泷州置,治所在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及郁南县南部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为泷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泷州置,治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广东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