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茅堤

白茅堤

元代黄河北岸的险工。在今山东曹县西白茅集一带。据《元史·顺帝纪》 载:至正三年(1343)五月,“河决白茅口”。四年(1344)五月,“大霖雨,黄河溢,平地水二丈,决白茅堤、金堤”。至正十一年(1351)贾鲁治河,塞决口,疏导旧河,挽河东南入淮故道,河患稍息。


元代黄河北岸的险工。在今山东省曹县西白茅集一带。元至正三年(1343年)和四年黄河两次溃决于此,河水泛滥于今豫东南、鲁西南地区,并危及会通河、北清河沿线府、州、县。至正十一年贾鲁治河,塞决口,疏导旧河,挽河东南入淮故道,河患稍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门洞

   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文脊山“有六洞,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,留题刻石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文脊山“东南有石壁峭立,划然中开,俨若城阙,谓之山门。中有山

  • 大盘道

   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大盘道。1937年1月,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军,三百多名日军全部被歼,俘二十余人,并缴获大量武器、弹药和军用物资。大盘道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。

  • 彭县

    明洪武十年 (1377) 降彭州置,属成都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州市。清康熙七年 (1668) 废,雍正六年 (1728) 复置。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3年改设彭州市。古旧县名。

  • 绒坝擦

    亦作隆坝擦、绒巴擦。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来马乡 (绒坝岔)。清代为打箭炉至西藏北路驿站之一。《清史稿· 四川土司传》: 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赵尔丰讨德格土司之乱,经此。

  • 白力城

    亦作白刃、白刀。即白棘。北魏时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鄯善县。《梁书·高昌国传》:其国置四十六镇,有白力镇。《魏书·唐和传》:“蠕蠕遣部帅阿若率骑讨和。至白力城,和率骑五百先攻高昌,契与阿若战殁。”

  • 湿山

    即茂湿山。在今四川茂县北十二里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 贞元十三年 (797) 攻吐蕃,“元膺出湿山、成溪” 即此。

  • 会昌军

    南宋绍定四年(1231)升会昌县置,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。咸淳五年(1269)复降为会昌县。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升会昌县置,治今江西省会昌县。咸淳五年(1269年)复降为县。

  • 琉球

    指今琉球群岛。宋蒋之奇 《望海亭》 诗:“琉球佛齐日本国,隐隐微见烟林青。”又作瑠求。即今台湾省本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琉球……自彭湖望之甚近。”《元史·瑠求传》:“瑠求在南海之东,漳、泉、兴、

  • 仁化县

    南齐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。民国吕式斌《今县释名》:“尉佗自王南越,筑仁化城,后为仁化乡。”因以为名。后废。唐垂拱四年(688)复置,属韶州。治所在今仁化县北三里走马坪。北宋开宝五年

  • 榄口山

   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 榄口山 “连延数十峰,高千丈,深林密箐,为邑要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