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石镇

白石镇

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安县:白石镇在“县北七十里。有巡司,成化八年置。有城。嘉靖中,移置于县南百五十里黄崎镇”。

②北宋置,属石康县。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六十里白石山下。

③一名白石潭。在今广西灵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白石镇“在县南白石潭上,有巡司,亦曰白石漈巡司”。

④在今甘肃西和县西。宋为西和州治。


(1)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。属长道县。南宋绍兴九年(1139年),陕西尽入于金,宣抚吴玠移岷州治于此,据南山建城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乐清市南部,西邻永嘉县。面积47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,人口1.1万。镇以境内群山石色俱白,故名。明代已称白石街。1949年为白石乡,1953年改为镇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复置镇。1992年中雁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。有白石、钟前水库和四梯级电站。有橡胶制鞋、电器、纺织配件等厂。为浙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废旧橡胶利用基地和橡胶制品产销市场。柳白、乐白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中雁荡山风景区,宋代白石山石刻、道士岩古铜钟等。(2)在浙江省常山县西南部,南邻江山市。面积48.3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,人口 3050。以东侧白石山得名。1950年为白石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盛产稻、生猪,为县粮食、生猪重点产区。钾岩石、石煤、石灰石矿丰富。有皮革、服装、食品、荧光灯等厂。为常山、江山、玉山三县市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。320国道经此。(3)在广东省乐昌市北部,北邻湖南省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,人口690。因驻地附近山崖呈乳白色,故名。1950年属乐昌县五区。1955年改属黄圃区,1958年属黄圃公社。1961年析置白石公社,1983年设区,1987年建乡,1994年设镇。地处蔚岭山地西北部,多石灰岩中低山。主产稻,并产苎麻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等。有锑、铁、磷、铅、锌、钨等矿。有农机修配、农具、铸造等厂。镇区为粤湘邻区农贸集市。黄白公路经此。(4)在广东省信宜市中南部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圩,人口 5530。清初成圩,因圩北坳头村有块大白石,故名。1950年属信宜县五区,1955年为十区。1958年置白石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黄华江上游山区。农产稻、小麦、柑橙、香蕉、茶叶、砂仁,林产松、杉、竹。有工业硅、瓷土加工等厂和水电站。达北公路经此。(5)在广东省云安县西部。面积74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,人口 1800。因此地石质呈白色,故名。1950年属云浮县第五区。1961年置白石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罗定江支流白石河谷丘陵区。产稻、花生、木薯、红烟。有磷酸钙化工、标准件、农机、陶瓷、服装等厂。有公路接324国道。(6)在重庆市忠县中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场,人口 4480。清乾隆初年置递铺。以白石山得名。1931年在白石铺置白石乡。1935年为万善联保。1936年析置白石联保,1940年复乡。1958年为白石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白石、万板两乡合并置白石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、蚕茧等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电站及酿酒、粮食加工等厂。石遂公路横贯境内。(7)在云南省云龙县北部。面积3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和,人口500。以原区驻地白石村命名。因村旁有一块白色的大石头而得名。1950年属云龙县三区。1958年为白石公社。1961年云丰公社并入为白石区,1971年为白石公社,1984年复白石区。1988年为白石乡,2001年设镇。畜牧业较发达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杂粮。有小水电站、种羊场及木材综合厂、砖瓦等厂。永云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江郡

    ①北周置,属翼州。治所在龙求县 (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中部地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②北周建德三年 (574) 置,为施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。隋开皇初

  • 裴家冈镇

   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裴岗乡。清光绪《庐州府志》 卷3庐江县: 裴家冈镇在 “县东二十里”。

  • 渡口驿

    在今山东临清市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临清州: 渡口驿 “其地为清河、夏津两县之交,漕舟所经,因置驿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清州》 作“渡河水驿”。

  • 鱼梁城

    在今江西万安县南五里。《陈书· 高祖纪》: 南朝梁大宝元年 (550),“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,遣主帅杜平虏千人入赣石鱼梁”,即此。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李迁仕遣

  • 单单大岭

    古称盖马大山。即今朝鲜东北部之狼林山脉。 《后汉书· 东夷列传 · 》: 西汉昭帝时, “自单单大领已东, 沃沮、貊悉属乐浪”。 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朝鲜平安南道、黄海道

  • 都者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境内。明时为八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,明代八寨之一。参见“八寨”。

  • 东溪

    ①即句溪。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里水阳江上游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二年(891)正月,孙儒举兵济江攻杨行密,“儒将李从立奄至宣州东溪,行密守备尚未固,众心危惧。夜,使其将合肥台濛将五百人屯溪西,濛使士卒传

  • 三阳湖

   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三阳湖“在玉沙县西二里。东曰朝阳,南曰南阳,北曰水阳,故曰三阳”。即“昭阳湖”。

  • 大桴山

    一作大浮山。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州“鼓角山”条下:大桴山“在州东北六十里。有九十九湾。实罗州故城之祖山也”。

  • 东渭桥

    西汉景帝五年(前152)造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灞水入渭处东侧。唐咸亨中于此置渭桥仓,为转运漕粮必经之地。唐末以后废。西汉景帝五年(前152年)建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渭河上。唐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