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洋坪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白杨镇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白洋坪,距(恩施)县八十里。”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白杨镇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白洋坪,距(恩施)县八十里。”
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浉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),“魏兵至师水”,即此。即“浉河”。
①又名门。 汉晋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 永嘉五年 (311),刘聪令王弥等 “遂寇洛阳,攻陷平昌门,焚东阳、宣阳诸门及诸府寺”。
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八里,南接宜城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双流县:应天山“唐僖宗幸蜀时赐名”。
在今湖南安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乡县 “大鲸湖” 条下: “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。上通荆江,下达洞庭湖。一名景源港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 景港河 “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,至县界灵石湖南
清光绪三年 (1877) 升昌图厅置,属奉天府。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昌图、康平县,吉林四平、双辽、梨树及公主岭等市县一带。1913年改为县。清光绪三年(1877年)升昌图厅置,治
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盖竹山 “在县东三十一里。高九百丈,周回一百里。《抱朴子》 云: 余山不可合神丹、金液,有山精木魅,多坏入药,唯有大小台华山、少室、盖竹等山,一作可成”
即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北十八里额仁达布森淖尔。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在其附近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,被国际誉为“恐龙的墓地”、“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”而载入世界古生物学名册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汝州置,治所在梁县 (今河南汝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、平顶山二市及汝阳、宝丰、鲁山、叶县、襄城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又改为汝州。唐天宝初改汝州置,治梁县(今河南汝
即越王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越迁山 “一名越王山”。
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昌县置,属易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4飞狐县:“因县北飞狐口为名也。”大业初属上谷郡, 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)复置,寄治易州遂城县(今徐水县西北),贞观五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