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舂陵山、洛阳山。在今湖南宁远、祁阳、新田、双牌等县间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阳明山“在零陵县(今永州市)东一百里,黄溪之尾。山最高,朝阳始出而山已明,故名。多石少土,山根皆露,其麓险绝,无径可登
北宋置,属临泉县。在今陕西佳县北十里。元符二年 (1099) 升为晋宁军。
亦名赤溪、马桑溪。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溪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87蓬溪县: “取邑内蓬溪为名。” 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蓬溪县有蓬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蓬溪县: 蓬溪在 “县城北。源出蓬莱山,东流绕赤
又名中村岗。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中岗镇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1:中村岗“环岗村落,故名”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盈川县置,属黔中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(洋水桥)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洋水县: “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黔州。北宋嘉祐八年(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平越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平定司。后改属麻哈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置,治今贵州省麻江县东南平定。属麻哈州。清因之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圣岭在“县南三十里。上有井,深广数丈。前有峰,曰仙人台,土城在焉”。
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置,为通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北宋天圣元年 (1023) 为崇州治。明道二年 (1033) 复为通州治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为通州路治,后复为通州治。明洪武初
在今湖北石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万石堤在“县西五里。宋县令谢麟筑,用米万石,故名”。
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。属太原郡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