畎戎
即犬戎。殷周时期,游牧于今陕西彬县、岐山县一带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穆王将征犬戎。” 《集解》 徐广曰: “一作畎。”
即犬戎。殷周时期,游牧于今陕西彬县、岐山县一带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穆王将征犬戎。” 《集解》 徐广曰: “一作畎。”
亦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。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又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。属乐浪郡。东汉因之。西晋后废。
在魏州城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 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二年 (912),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军于魏州,“馆于铜台驿”。胡三省注:“因铜雀台以名驿。”
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。名见唐义净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和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卷上。
①亦名飞仙关、漏阁。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飞仙关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4芦山县:“《志》云:芦山南十里三江渡,通天全六番,下注多功峡,入雅之平羌江。多功河上飞仙阁,为木栈道,即古漏阁也。”②
在今北京市故宫东华门之内。明建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重建。前为门三间,后为主敬殿。清每年皇帝经筵典礼之处。由大学士、尚书、左都御史、侍郎、学士、詹事充任经筵讲官。
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6靖州:古城岩“洞穴深广可六七里,土人岁以正月朔旦游焉”。
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当湘水右岸。道通衡阳县。1917年湖南护法军与北洋军在此激战,零陵区副司令黄岱牺牲。
①隋大业四年 (608) 置,治所在静乐县(今山西静乐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4: 楼烦郡 “因汉楼烦县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静乐、保德、岢岚、兴县、岚县、定襄等县及忻州市地。唐武德四年 (621)改为
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白石关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连山厅图:西北有白石关汛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翁源县:羊径在“县(治今翁城镇)北七十五里。两崖对峙, 岑水中流,石径二十余里,险峭曲折,不亚羊肠。《旧志》:岭南每深山穷谷, 中通一路,即谓之径。县境万山环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