甬桥
又作埇桥。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。唐时控扼汴运,为运道之咽喉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淄青节度使“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、涡口, ……江淮进奉船千余艘, 泊涡口不敢进”。元和四年(809),于桥北置宿州。唐末汴河淤塞,桥东南悉为污泽。金以后汴河湮废,此桥亦废。
即“埇桥”。
又作埇桥。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。唐时控扼汴运,为运道之咽喉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淄青节度使“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、涡口, ……江淮进奉船千余艘, 泊涡口不敢进”。元和四年(809),于桥北置宿州。唐末汴河淤塞,桥东南悉为污泽。金以后汴河湮废,此桥亦废。
即“埇桥”。
一名梁山。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梁野山(梁山顶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 《景物上》: 梁山“在武平县东三十里。嵯峨险峻,其形叠出耸云间,山上有仙岩、有天莲池、有覆釜石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卷47汀州府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晋书·魏浚传》:永嘉五年(311),“及洛阳陷,屯于洛北石梁坞”,即此。坞,又作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、洛河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五年(311年),“扬威将军
北宋置,在今甘肃环县西南三十里。北宋范仲淹筑,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南。属环州。《武经总要》:石昌镇“控西北马岭大川口入故威州路,北与合道镇相应”。为防御西夏要地。
①一名阜岩。即今安徽黟县南四十里岩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黟县: 复山 “在县城南三十六里。山甚孤峻,石壁四绝,亦谓之五硠砾。两边皆石坛,中央有沟才五六尺许,水甚悬峻。扪萝挽葛,时有至者。山翠激流,为
即今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半岛西南端之金龙头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 · 开辟纪》: 明天启二年(1622),荷兰船舰至澎湖,“复于风柜尾、金鱼头,嵵里白沙、渔翁诸岛,各造炮台,以防守海道”。即此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财丘县(今安徽临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临泉县地。北齐废。
在北京大兴县 (黄村) 东南五十二里采育镇。清孙承泽 《春明梦余录》 卷64: “采育乃古安次县采魏里也,明初为上林苑,改名蕃育署,而人仍呼采育,合新旧而名之也。”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90: “采育在
①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北康店西邙岭上。杜甫(712—770)字子美。唐朝著名诗人。其先代由原籍襄阳迁居巩县(今巩义市)。安史乱前寓居长安(今陕西西安)近十年。后移家成都。晚年携家出蜀,病死湘江途中(一说死
即今湖北广水市东南李店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应山县南有李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应山县:李店“在城东南四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怀宁县西南部。雷埠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50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桃、
①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 一百里沙河场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: 诸葛寨在 “县西百里。高五十余丈,四壁峻拔,惟一面有鸟道可上。顶有泉,四时不竭。相传孔明曾驻兵于此,可容万人”。②在今四川城口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