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房镇
即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洮南县:“县属瓦房,距县治西北一百十里。距洮安县西八十里。”1946年为姚北县治。
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房,人口1090。因始有崔姓三间瓦房而名。1946年为洮北县治。1949年为瓦房区,1956年设镇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葵花子。有制砖厂和砂石场。洮镇公路经此。有清白塔遗址。
即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洮南县:“县属瓦房,距县治西北一百十里。距洮安县西八十里。”1946年为姚北县治。
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房,人口1090。因始有崔姓三间瓦房而名。1946年为洮北县治。1949年为瓦房区,1956年设镇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葵花子。有制砖厂和砂石场。洮镇公路经此。有清白塔遗址。
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降中州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瓦岗)。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沙麻部为中州,二十二年降为县,治今四川省昭觉县东中回甸。属建昌路。明洪武十
①亦名綦江、夜郎溪。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0南州南川县: “僰溪水,在县南四十步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22南川县: 僰溪水 “南自废丹溪县来,北流经县东南四十步,又北入渝州江津县界”。
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江州: 波汉山 “在州治后。山势起伏,如波澜,因名”。
明洪武中置思陀甸长官司,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。清道光元年 (1820)迁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。1933年废。
又称汤林铁路。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。长104.3公里。为绥佳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0—1945年修筑。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万州置,治所在石城县 (隋改通川县,即今四川达川市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: 通州 “以居四达之路,故名”。隋大业三年(607) 改为通川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为通
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北九十里,接陕西凤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一》:申家山“旧尝产银矿”。
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武安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“七里滩镇”条下:“县东五十里又有方家堰巡司。”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东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。以近秀山而名。(1)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。(2)今镇名。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东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以在秀
一名晋安乡。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天福元年 (936),“ (石)敬瑭引兵会契丹国晋安寨,置营于晋安之南”。即此。又作晋安乡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