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
又名琅山、 浪峤南屿。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。 连横 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 “琅在台之极南,或作郎娇,番语也,归化之番凡十八社。”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恒春县。
又名琅山、 浪峤南屿。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。 连横 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 “琅在台之极南,或作郎娇,番语也,归化之番凡十八社。”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恒春县。
蒙古至元七年 (1270) 置,治所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尔西南、厄列格斯特河旁顿帖列克古城。益兰本蛇名,见于州境山中,因以为州名。《元史·刘好礼传》: “至元七年,迁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,以比古之都
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 秋林夏馆山 “泉石甚胜,湍水出焉”。
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罗源山在 “县西南二十里,横阳江流其下”。
在今广东仁化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仁化县: 凉伞山 “在县南十五里。山形园耸。《志》云: 县南十里有书台岩,壁立千仞,岩窦隐见,无路可攀。又南五里即凉伞山也”。
即含洸。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洭浦关”条内: “县西有浛洸巡司,即旧含光县也。扼五山径、大小枫林之冲,皆为要害。”
即楠木村。今湖北巴东县西三十四里楠木园镇。清光绪 《巴东县志》 卷2 《里甲》: 青坪里有“南木园”。
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贵县 “泛水江” 条下: “又有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。自郁林州博白县流入界,俱注入郁江。”
即今河北迁西县治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迁安县图:西北有兴城镇。1949年于此设迁西县。(1)在河北省迁西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4平方千米。人口7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城,人口 9340。
元置,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(邑梅场)。明玉珍改为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。元置,治今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梅江。属怀德府。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府。
亦名天隳山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。明曹学㻇《蜀中名胜记》卷3:“扬雄《蜀记》以杜宇自天而降,号曰天隳。及玄宗幸蜀返跸之后,土人呼曰天回,今谓之天回镇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