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水河
古名温水。又名热水池。在今四川西昌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热水池 “在都司北七十里。四时常热,流入溪河,合泸水,接金沙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 热水 “源出热水塘,西流入安宁河”。
古名温水。又名热水池。在今四川西昌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热水池 “在都司北七十里。四时常热,流入溪河,合泸水,接金沙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 热水 “源出热水塘,西流入安宁河”。
五代梁改高唐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。后唐复改高唐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改高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唐县。属博州。五代唐复改名高唐县。
元置,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。
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戊己山,“《府志》:明弘治间筑土所成,以镇黄河决口,下临龙潭,即古决口也。山名戊己,取土制水之象。山上有亭, 为张秋名胜”。
在今辽宁本溪市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,东北到明山沟,西南迄蚂蚁屯沟,东、南、西三皆山。山谷均有煤层,总面积25平方公里。发现甚早,清乾隆时准民开采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。宣统二年(
①秦置,为邯郸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张晏曰:“邯郸山在东城下。单,尽也。城郭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西汉为赵国治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8)复置,
原名榴花书屋。在今浙江绍兴市前观巷大乘弄内。是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徐渭的故居。徐渭(1521—1593),字文长,号青藤道士、天池山人。明末画家陈洪绶也曾寄居于此。庭中有徐渭手植青藤 一株,故名。院内有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一年 (前616) 夏,“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”。杜注: “宋地,在陈留襄邑县西。” 《战国策· 齐策二》: “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。”
即今四川开江县南任市镇。清同治《新宁县志》卷2:任市铺“治南七十里。为梁山、绥定往来通衢”。
又名新市。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六里湖堤乡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 有湖地市。
①即温水。今贵州绥阳县西洛安江。《水经· 延江水注》: “温水一曰暖水,出犍为符县,而南入黚水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谓即今合湘江之洪江。②在今甘肃定西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安定县: 暖水 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