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水山
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西川河发源处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: 热水山 “在西宁卫城南五百里。山南出暖水,流入青海。北有泉,即西宁河源”。
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西川河发源处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: 热水山 “在西宁卫城南五百里。山南出暖水,流入青海。北有泉,即西宁河源”。
隋开皇间置,属寿州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。寻废入辰溪县。
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阿合阑干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阿吉阑干“柴草无多,有三大石,倚石砌有围墙数个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朱元璋第六子桢封为楚王,驻江夏县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)。死后建陵寝于此。继有庄、宪、康、靖、端、愍、恭诸王均葬于此。
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上马桥长官司: 高洞山 “在司北二里”。
清雍正六年 (1728) 置,属建昌镇。即今四川喜德县 (甘相营)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: 靖远营 “在冕宁县东。地名乾县。为诸夷门户。本朝雍正六年筑城,周三里有奇,设游击驻防”。
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叶陂“在府北。明初守臣叶景龙开以灌田, 因名”。在今广东省南雄市北。明初叶景龙开以灌田,故名。
即它漏河。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之洮儿河。
在今新疆墨玉县西南扎瓦乡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3和阗:杂瓦台“一名哈拉哈什台,一百一十里至披雅尔满台”。
南朝宋泰始六年 (470) 侨置,治所在郁州 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云台山一带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为海州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南二十里槐楼村。运河所经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江苏省宝应县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