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炎帝陵

炎帝陵

又称天子坟。在今湖南炎陵县城西南三十里塘田乡鹿原陂。炎帝为远古时代部族首领,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。晋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 称,葬于长沙。宋罗泌 《路史》 载: “崩葬长沙茶乡之尾,是曰茶陵。”《新定九域志》卷6衡州有 “炎帝庙及陵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3茶陵军: 炎帝庙“在茶陵县西南帝陵侧。乾德五年始访得陵,即诏建庙”。后经历代修葺。1940年重修主体建筑炎帝殿。1954年除夕遭火焚毁。1986年按原貌修复。


(1)简称炎陵,又称天子坟。在湖南省炎陵县城西南15千米处。炎帝即神农氏,为传说中的古帝,史称其教民耕农,尝百草,发明医药。晋皇甫谧著《帝王世纪》载,葬于长沙。宋罗泌《路史》载:“崩葬长沙茶乡之尾,是曰茶陵。”(炎陵县前身酃县为南宋时由茶陵分置)明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吴道南所撰碑记云,宋太祖登极,遍访古陵不得,忽梦一神指点,才于茶乡觅见帝陵。陵前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、坊、“天使行馆”等。陵侧有明清御祭碑数方,“洗药池”传为炎帝采洗草药之处。四周古木掩翳,洣水环流,岸畔有石若龙首、龙爪,称“龙脑石”。1986年修复。坐北朝南,有正门、祭祀亭、炎帝殿及配享殿、陵寝四进。并整理炎陵道路,新建时祭公馆、神农阁等,经常举办大型祭祀活动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上。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的陵寝。据传,神农乡是炎帝神农氏的生长地,盛唐前神农境内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、炎帝殿,至今仍有神农寝骨台和“九龙泉”残碑等遗迹。1993年炎帝陵寝在此建成。同年4月,宝鸡市举行了盛大的移灵仪式,炎帝陵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炎帝先祖的圣地。重建的炎帝陵分为陵前区、祭祀区、墓冢区三部分。陵区总面积 3300 平方米。陵前区包括十里神道及“九龙泉”遗址等;祭祀区设拜炎阁及祭祀广场;墓冢区在常羊山中峰顶,墓周为松柏林和碑林。整体建筑群以山取势,三面临空,给人以雄伟、神圣、肃穆、古雅之感。

炎 帝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麻湾堡

    在今甘肃嘉峪关市东北野麻湾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野麻湾堡 “在州西北七十里。西南至嘉峪关五十里,北近边墙。城周一百四十丈。今有把总”。

  • 流杯池

    ①三国魏洛阳池沼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 引郭缘生 《述征记》 曰:“广阳门北,明帝流杯池犹有处所。”②在今四川宜宾市北二里天柱山下。清嘉庆 《宜宾县志》 卷6: 流杯池在 “治北

  • 梅堰市

   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梅堰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吴江县: 梅堰市 “在县西南六十里。嘉靖三十四年倭贼由浙江崇德及南浔镇转掠梅堰,趋平望,为官军所败”。

  • 兴善寺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新风公园内。始建于晋泰始至泰康年间。隋开皇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、阇那崛多、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住此。唐时为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。后屡经重修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7:“大兴善寺

  • 伯阳

   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惠文王十七年(前282),“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”。西汉置邯会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十七年(前282年),

  • 大共镇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大洪岭下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祁门县:大共镇“在县北。绍兴二十三年正月例罢收税坊”。元、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大共山“下旧有大共镇。元置。今废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

  • 均县

    1912年改均州置,属湖北襄阳道。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旧均县城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58年徙治沙沱营(今丹江口市)。1983年改设丹江口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均州改置,治均州(今湖北丹江口

  • 范蠡城

    又名斗城。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无锡县 “阖闾城” 条引 《舆地志》:“历山西北有范蠡城,蠡伐吴时筑。”

  • 思乡城

    ①又名西乡城。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董村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南皮县: 高乐故城“在今县东南三十里。今谓之思乡城,亦曰西乡城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 “高乐故城” 条引 《县志》: “即今董镇村。”

  • 大伾山

    一作九曲山。 “伾”或作“岯”、 “邳”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过洛汭,至于大伾。”孔传:“山再成曰伾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,……济沇之水与荧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