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火井

火井

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火井镇。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2:“临邛火井一所,纵广五尺,深二、三丈。井在县南百里。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。诸葛丞相往视之,后火转盛。执盆盖井上煮盐,得盐。入于家火即灭。”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火井沈荧于幽泉,高焰飞煽于天垂。”刘逵注:“蜀郡有火井,在临邛县西南。火井,盐井也。”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临邛县“有火井,夜时光映上昭。民欲其火,先以家火投之。顷许,如雷声,火焰出,通耀数十里,以竹筒盛其光藏之,可拽行终日不灭也。井有二,一燥一火。取井火煮之,一斛水得五斗盐;家火煮之,得无几也”。

②在今四川自贡市一带。为天然气井。清乾隆《富顺县志》:火井“在县西九十里。井深四五丈,大径五六寸,中无盐水,井气如雾,燧㶿上腾,以竹去节入井中,用泥涂口,家火引之即发火……光芒异于常火,声隆隆如雷殷地中。周围砌灶,盐锅重千斤,嵌灶上煎盐,亘昼夜不息。如不用,以水泼之,火即灭”。

③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火井乡一带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5遂宁府:火井“在长江县客馆镇之北二里伏龙山下。地洼若池, 以火引之,则有声隐隐然发于地中,少顷炽炎。夏月积雨停水,则焰生水上,水为之沸,而寒如故。冬月水涸,则土上有焰,观者至焚其衣裾”。清光绪十一年(1885),在伏龙山下穿井得火。今油井、气井、盐井林立。

④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39蓬池县:火井在“县西南三十里。水涸之时,以火投其中,焰从地中出,可以御寒,移时方灭。若掘深一二丈,颇有水出”。

⑤在今云南开远市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阿迷州:“火井在州东北三十里。其水溢出于田,常有烟气,投以竹木则火燃,夜则有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畅春园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。明为武清侯李伟所建清华园,清康熙年间改建为畅春园。因位于圆明园南,亦名前园。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76引 《圣祖仁皇帝御制畅春园记》: “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, 淀有南有北。 自万

  • 鹅头隘

   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永乐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融县: 西南有鹅头隘巡检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作鹅颈镇。

  • 鸣谦驿

    清置,属榆次县。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原府一》: 鸣谦驿“在榆次县北二十里,西去府城五十里。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,门三,池绕其外。本朝设驿丞,后裁”。

  • 鸡岭关

   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郧西县:鸡岭关在“县西五十里”。因山以名。

  • 兴化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兴化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莆田县(今福建莆田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兴化路置,治所、辖境同兴化路。属福建省。1913年废

  • 柏岭镇

    亦名北岭镇。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恭州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80恭州:“西北至柏岭镇四十里。”

  • 招贤溪

    在今浙江常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常山县: 招贤溪 “在县东三十里,东流三十里入金川,与西安县境相接”。

  • 正西县

    西魏置,属芦北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五十五里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  • 大金寺

    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卡攻乡。清康熙六年(1662)建,为霍耳十三大黄教寺院之一。“大金”,藏语意为“兴旺发达”之地。民国贺觉非《西康纪事诗本事注》:民国十九年(1930),发生大金寺与果能寺矛盾,发展为汉

  • 鄂托克旗

   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。旧属绥远省,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(简称乌兰镇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“鄂托克”,蒙古语意为 “营” 或 “部”,是元、明两代蒙古 “万户”下设行政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