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西县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。南朝宋为衡阳郡治。隋改名衡山县。
古县名。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年)分湘南县置,以在湘水之西得名。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。属衡阳郡。南朝为衡阳郡治。隋改为衡山县。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。南朝宋为衡阳郡治。隋改名衡山县。
古县名。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年)分湘南县置,以在湘水之西得名。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。属衡阳郡。南朝为衡阳郡治。隋改为衡山县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深井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新宁县 (今台山市) 西南有深井墟。
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北长白山,鸭绿江源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鸭绿江“发源处曰白山派子(白头山下三十里),双峰矗立,水流其间,土名江掌。韩人谓之张弓棒。水自峰间悬下成瀑布,深二丈许”。
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槃涧泉 “在府治前。源出山巅,萦回石涧,泓深清洁。《郡志》 云,郡居山椒,清泉自石崖奔逆而下,用巨竹引之,绵亘数里,遍及郡城”。
在今江苏苏州城内西北隅。《吴地记》曰: “都亭桥,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,基址见存。”
南朝陈祯明三年(589)置,属梁化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“邑东南百里有归化山,归极向善之义也。”隋开皇中为循州治,大业初为龙川郡治。唐复为循州治。五代南汉乾亨初改
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二年 (886),钱镠“凿山开道五百里,出曹娥埭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上虞市西南曹娥江上。唐光启二年(886年),钱镠取浙东,进军曹娥埭,即此。
明置,属金州卫。即今辽宁大连市西旅顺口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州卫: “旅顺口关在南,海运之舟由此登岸,有南、北二城,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。”
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邹坞镇。明初设巡司于此。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东北部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邹坞,人口 8500。宋代邹、邬二姓建村,故名邹邬,后演变为今名。明初设巡检司于此,属兖
唐初置,治成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。旋废。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改置怀德县。
元置。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