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渭源县

渭源县

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改首阳县置,为渭源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渭州渭源县: “因渭水为名。” 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下: “渭源,以渭河源于此名也。” 隋属陇西郡。唐属渭州,广德中入吐蕃,废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于今渭源县治置渭源堡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升为渭源县,属临洮府。清属兰州府。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中部、渭河上游。属定西市。面积2065平方千米。人口34.4万。辖6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清源镇。西汉置首阳县,治今渭源县城北,属陇西郡。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改称渭源县,属渭源郡。以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渭州渭源县:“因渭水为名。”唐宝应二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置渭源堡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渭源堡为县,属临洮府。清属兰州府。1913年属兰山道,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4年析渭源县置会川县。1949年属岷县专区,1950年属定西专区。1958年撤会川县入渭源县,后又撤渭源县入陇西、临洮县。1961年复置渭源县,属临洮专区。1963年属定西专区,1969年属定西地区,2003年属定西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及陇南山地边缘。渭河流经中部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蚕豆、马铃薯、油菜籽为主。会川、五竹镇是甘肃马铃薯良种基地。还产当归、党参等中药材。工业以建材、亚麻、食品加工为主。212、316国道和定渭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寺坪仰韶、马家窑、齐家文化遗址和上坪齐家文化遗址、战国秦长城遗迹、明灞陵桥等。名胜有莲峰山、首阳山及渭水源头品字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草岭

    ①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白草岭“在大姚县北八十里。岭极高,为诸山之冠”。②一作白岭。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境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96北凉录:玄始十二年(423),“乞伏炽盘来攻,遂陷白

  • 兴元府

    唐兴元元年(784)改梁州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、勉县、城固等县地。南宋嘉定二年(1209)随南郑县移治今汉中市。元改兴元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兴元府。

  • 乐至池

    亦名天池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城区东南隅。《元和志》卷33乐至县:“乐至池在县东二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清道光《乐至县志》卷2:乐至池,“《通志》:即治内池也。……今池计广七亩有奇

  • 鄂摩和索罗站

    又作俄莫和索洛站、鄂摩和站。清置,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额赫茂站” 条下: “伊克苏小站,又东南四十里至鄂摩和索罗站。”

  • 着泥寨

    明置,属洮州卫。即今甘肃卓尼县。

  • 李钢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前卫。即今宁夏贺兰县北立岗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民国时,名李哥铺。

  • 梅岩

    ①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梅岩 “高出众峰,登之可望三江口”。②在今江西余干县城西藏山之上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 藏山 “在余干县治西。虽不甚高,而悬崖峭壁为特胜。上

  • 童家营

   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童营。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童家营巡司 “在山阳县黄河北岸,分防汛地”。

  • 太初宫

    六朝时宫苑名。三国吴建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,古台城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赤乌十年(247),“二月,权适南宫。三月,改作太初宫,诸将及州郡皆义作”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2:赤乌十一年

  • 俄洛

    ①即今四川雅江县西西俄洛乡。清雍正年间置俄洛土百户。②即今四川康定县西东俄洛乡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 置俄洛土百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