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上方山兜率寺南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卷3:“华严师初开山时卓锡于此,中有石台高三尺许,周回可四合抱。台上生成一池,池之轮廓如马齿之环匝,池心生石一拳,形如柿。洞顶生石莲一, 巨朵匝小花
亦作小丹杨。旧丹阳县俗称。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。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,故尝加小字。《三国志·吕范传》:吕范从孙策渡江,“下小丹阳、湖孰,领湖孰相”。《晋书
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67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,“张掖临松山有石如张掖字,掖字渐磨灭,粗可识,而张字分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2张掖县: “临松山,一名青松
即土尔扈特西旗。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那家附近,后迁今青海刚察县北。
北魏和平五年 (464) 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清水县 (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清水县及天水市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和平五年(464年)析略阳郡置,治清水县(今甘肃清水县西北)。辖境相
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。为蒙山主峰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有“奄有龟蒙”句。蒙即指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费县:蒙山“其山西峰类龟,俗谓之龟蒙顶”。蒙山主峰。在山东省蒙阴、平邑两县交界处。因峰顶形似卧龟
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北哈拉苏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布西直隶厅有 “哈拉苏” 等车站。“哈拉苏” 为蒙古语 “哈拉乌苏” 的音转,意为 “黑水”。
又名流。北宋置,属乐寿县。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流寺村。金属交河县。后废。
1914年改清平县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,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,迁治凯里镇 (今凯里市)。1956年改为炉山县。1958
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》: 泺关“在历城县西北十二里。有批验所大使驻此”。(泺luò)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。清有批验所大使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