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渤海国

渤海国

唐武后圣历元年 (698)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。初称振国 (一作震国),先天二年 (713),唐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、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,改称渤海。初都今吉林敦化市敖东城,天宝末年(755) 东移上京龙泉府 (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镇)。最盛时地方五千里,有五京、十五府、六十二州。辖境南到今朝鲜清川江中上游、龙兴江,东抵日本海,北至黑龙江境内,西至吉林西部,西南沿辽宁开原至丹东一线与唐相接。辽天显元年 (926) 为辽所灭,改称东丹。由契丹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,后迁辽河流域,都辽阳。耶律倍泛海入后唐后,东丹建置渐废。部分遗民以今鸭绿江畔浑江市为中心建立安定国。辽圣宗时亦并入辽。


唐代中国东北以靺鞨粟末部为主体,结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所建政权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由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。初称振国(亦称震国)。先天二年(713年),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、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,改称渤海。渤海按唐制立国,使用汉文。经济以农业为主。最盛时辖境有五京、十五府、六十二州。其中设在乌苏里江东岸一带有四府十一州。首府上京龙泉府遗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。辽太祖天显元年(926年)被辽所灭,改称东丹,辽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。后迁辽河流域,都辽阳。耶律倍泛海入五代唐后,东丹建置渐废。部分遗民以鸭绿江畔今吉林省白山市为中心建立定安国,辽圣宗时亦并入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阳

    ①战国燕昭王时建,为燕下都,后属赵。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武阳台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九年 (前247),“赵与燕易土……燕以葛、武阳、平舒与赵”。《水经· 易水注》: “易水又东径武阳城南,盖易自

  • 残虎堡

    一作残孤堡。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六十五里残虎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残虎堡 “嘉靖二十三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。嘉靖中尝苦寇掠”。

  • 荣昌县

    明洪武六年 (1373) 改昌宁县置,属重庆府。治所即今四川荣昌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3: 荣昌县 “以介于荣、昌二州之间为名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重庆市西部,面积

  • 玻璃泉

    亦作玻瓈泉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第一山下。有石龙虎,口中喷水注石池中。宋张耒 《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》 诗: “栗烈残年新庆雪,玻璃美酒旧知名。” 指此。

  • 又作杜。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,“前城人败陆浑于社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杜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:“前城人败陆浑

  • 新祺周镇

   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江西省蚕桑综合垦殖场,近永修县界。南浔铁路经此。

  • 亮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。南宋以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锦屏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锦屏、黎平等县。属黔州都督府。南宋后废。

  • 官地屯

    即今吉林敦化市北官地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敦化县 《屯镇》: 东北 “九十五里官地屯”。

  • 宽城子

    在今吉林长春市。清道光五年 (1825) 长春厅移治于此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为长春府治。三十一年中日 《北京条约》 订定开为商埠。1913年为长春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 “长春县,土名

  • 沈府君阙

    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2渠州:双石阙“在大竹县北一里。其一镌云‘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’。其一镌云:‘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’。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。又有单石阙二,